走访
6月27日上午,督查组来到山东省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工作人员许晓菁告知,自3月1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登记注册的业务量增加了38%,“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
在企业投资审批窗口,聊城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巩振兴说,他这个窗口的业务少了40%。
一增一减,降低了准入门槛,缩短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许晓菁说,只要材料齐全,300万元资金以上的企业,通过“四证连办”两天就能完成。
去年至今,各地加快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上海对应取消了58项,江苏取消了48项,浙江取消了34项,山东取消了34项。
结合取消下放权限,一些省市还开展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试点,如嘉兴将市级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市区,直接减少一个完整的审批层级,审批效率大为提高。
根据部署,此次国务院督查组主要关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的效果,以及事中事后的监管办法。为了更好摸清一线情况,督查组还进行了大量明访和暗访。
在住建部行政审批集中受理办公室,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地上堆放着一捆捆厚厚的审批材料。6月27日那天,江西省住建厅一下运来了36件审批项,每件都有数本七八百页的材料。根据住建部门现有人员和企业资质审批内容,这些材料包括人员名单、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劳动合同、 人事档案证明、人员社保缴纳情况、人员历年业绩等。
工作人员说,各省一般会集中送审,如江西省为半年两次。也就是说,江西各地报送的材料,在省厅即需耗费至少3个月时间,还不包括从区里到市里的报送时间。
“很受煎熬。”北京市一家造价企业负责人告诉督查组,为取得资质,从区、市到住建部,前前后后已等了8个月时间,其间没有任何进度公告或通知,只能自己在网上不定期查询。
更让这位企业负责人难以接受的是,北京市和住建部的网上申报平台为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两个平台都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还不能保存,错了一项内容,就前功尽弃,又必须从零开始。由于企业有数百人,仅在这个申报平台上把这些人的信息和业绩录入,就花了大量时间。
这样的实地调查情况让督查组成员心情沉重。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督查组成员当场向住建部10余位司局长指出:“这种审批需要提供的材料太多太烦,效率太低了,要瘦身。”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认为,简政放权,主要是减少行政干预,要把权放给市场,而现在不少地方的审批权仅仅是从上一级政府下放到下一级政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他告诉督查组,有些项目名义上取消了,但把审批改为前置性备案,不完成备案就不能做,还是变相审批,“不少企业反映这是‘明放暗不放,放小不放大’,政府‘没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