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报道引出一段招商佳缘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与光伏产业的亲密接触中,招商团队对优质项目的“嗅觉”越来越敏锐。
在以薄膜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队伍中,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直是其中的领跑者,也是园区招商团队持续跟踪的优质项目之一。而招商团队与该项目结缘则源于一次意外。
去年年初,光伏高新园区副主任金德贵在西安机场候机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名为《我国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消息,“低成本、高转换率一直是光伏技术的追求,而该院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自主研发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低于硅晶太阳能模块,电池效率更达到18.7%的国际领先水平。”这则消息无疑让尚处“菜鸟”期的光伏招商团队如获至宝。
“金主任第一时间将此消息发给了我们团队,通过产业协会、网络等各种渠道,在三小时内与肖旭东教授取得了联系,并定下去拜访的时间。”当时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地留在包薇的记忆中。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包薇团队与肖旭东团队进行深入接触,让包薇没想到的是,与肖旭东教授的交流接触,让她同步接触了光伏最前沿技术趋势。“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以晶硅电池为主角,第二代则以薄膜电池为代表,砷化镓、碲化镉、铜铟镓硒等化合物电池都是其中的典型,第三代技术尚不成熟,主要包括聚光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包薇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如数家珍。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在与客商亦师亦友的交流学习中,包薇及其队友尝到了以商引商的甜头。在包薇5月份的工作计划中,参加华为分布式智能光伏电站现场交流会已经列入议程。“通过中广核太阳能,我们了解到华为的逆变器采用了与市场上不同的技术路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包薇说。
一次洽谈悟出不少挑商之道
刚刚从事招商工作的杨琳燕、张幼蔚正在经历着包薇、蔡晓华、夏智康等“老兵”的成长历程。一份份政策文件、一张张演示文稿、让“零基础”的新人迅速进入了专业领域。
进入实战之后,杨琳燕、张幼蔚看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有一次跟着包薇姐洽谈一个储能技术项目,乍一听很先进,但是深入了解后,她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寸土寸金的秀洲不适合发展这种需要大量土地的项目。”包薇的“火眼金睛”让张幼蔚知道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长。
在包薇的招商经历中,还没有哪个行业的客商比得上光伏客商的整体学历高,去年一年她的招商团队至少接待了100多位博士。与这些顶尖人才交流时,朱一斌、李斌两位光伏招商“元老”给予包薇的经验让她受益颇深。
“与顶尖人才交流,必须有共同话题,在顺畅的交流中产生认同感。当然也不能全盘接受,必须坚持自己的判断力,而判断力的基础是深入的专业学习与经验积累。”包薇说,招商本身与风投有相似之处,说到底是对人的相互认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中的哲言,正在1000多年之后的园区招商团队中继续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