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揭开页岩气“大粮仓”神秘面纱:地下气库之门大开

添加时间:2014-05-07 10:08:53 来源:中国能源报


  离开焦页1HF井,我们立即赶往重庆棊江区的丁山地区,一路上山路崎岖险峻,特别是到井队的几公里路,这是工人们自己开的土路,想平稳坐在车里都是一件困难的事。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丁山构造。这里是中石化继焦石坝地区之后的新的页岩气开发阵地,这样的地形条件无疑也增加了开发的技术难度。

  丁页2HF井是国内第一口埋藏深度超过4000米的超深页岩气勘探井,地质结构复杂,属典型的“三高”(高温、高破裂压力、高施工压力)深井,存在多套压力系统,主力气藏埋藏深,存在定向困难、井眼轨迹精确控制、水平井压裂难度大等诸多世界级难题。

  郭旭升说,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勘探南方分公司组织最精干的力量进行技术攻关,通过调整钻井参数,使用地质导向、优选钻头工具等方法,顺利完井,开创了国际超深页岩气井的先河,为更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正是依靠边实践边攻关,“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中石化通过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已形成3500米以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系列,最长水平段达2130米、最多压裂段数26段,为实现页岩气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

  如果说技术决定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础,那么装备作为技术的实现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则决定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本。由于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设备研制和开发相对滞后,也是制约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一个障碍。

  有业内人士称,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建设不仅开启了我国页岩气商业化时代,而且促进了国产压裂设备和完井工具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离开焦页1HF井,我们又来到焦页30号平台井组,十几台压裂车正整齐有序地在井场进行压裂施工,这里是国内首次“井工厂”模式现场。

  “这是中石化自己研发的压裂车。”江汉石油工程公司西南项目管理部主任张良万自豪地表示。

  为打破国外公司在关键设备上的封锁和降低开发成本,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公司针对3500米井深的压裂工艺和工具装备等瓶颈,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型压裂车,满足了“连续施工、大负载、长时间”的压裂需求,确保在山区环境条件下能够实施大型压裂作业。设备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技术水平、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高压系统检测设备、气密封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为深层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压裂装备保障技术水平,有效实现了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目前该压裂车已在焦石坝地区批量使用。

  采访中, 郭旭升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实施泵送桥塞对气井进行射孔是压裂施工中的重要一道工序,而泵送易钻电缆桥塞是压裂施工中唯一需要进口的装备。在丁页2HF井的一次施工中,桥塞突然发生了故障,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当时,请了世界著名公司的专家进行现场诊治,遗憾的是,专家最终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江汉油田公司由此萌发了自主研发泵送易钻电缆桥塞的念头,目前已取得成功,而且现场试验表明与国外水平相当,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

  郭旭升说:“正是这一项项关键设备的研发成功和技术进步,使得中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设备绝大部分都实现了国产化,让我们有信心把大粮仓里的粮食一担担地挑出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