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添加时间:2014-04-21 11:10:3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4、建筑节能设计

  4.1 建筑节能材料的选择

  建筑节能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实现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要秉承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研发出高效型材料以便投入到建筑中使用,从而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在建筑外围结构上,例如空心砖及中空玻璃的使用等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新型墙体材料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混合废料的粘土砖、加气混凝土、轻板、复合板等。一个新型透明中空玻璃门窗类型的应用,也达到了轻质隔热的良好效果。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节能门窗包含:玻璃钢门窗、PVC 门窗、铝木和铝塑复合门窗等。当前深受大家喜爱的新型节能屋面防水材料包含YYA 特种防水抗渗浆料、CH-108ZYY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HG203 防水密封涂料。

  4.2 建筑节能各构造的设计

  4.2.1 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节能设计

  建筑外墙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物既起着支撑作用,也有隔绝外部空气、保证室内温度的作用。墙体是建筑外围护墙结构的主体,它本身的热能性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已成为中国建筑节能墙体保温的主流发展方向。外墙保温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达到设计要求:一是通过与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形成复合保温墙体。目前复合墙保温节能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内保温、中间保温以及外保温。其中,内保温主要是在外墙内侧里把各类绝热材料复合在其中,操作简易;中间保温主要是将绝热材料内置于内外墙之间孔隙位置处,保温效果很好,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填充密实性,这对于防止出现空气对流问题效果非常明显;外保温设计,主要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外侧,热稳定性非常好,宜居性强。二是使用高热阻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墙体材料,具有好的热工性能的材料,能够达到指定的节能目标。外保温使建筑结构处于一个稳定的温度保温层的防护中,增强了对建筑结构的庇护,加强了其耐久性。同时,外保温从外面把建筑包裹住,加大了保温面积,节省了能源。 
       4.2.2 建筑节能门窗

  建筑门窗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耗费大量能源。有数据显示,超过30%的能源都是通过门窗而损耗的。对此,节能门窗的合理设计,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考虑:第一,计算好门窗的各朝向面积比例,使朝阳面的门窗面积所占比例大些,从而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第二,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尽量使用自然通风的方式,使门和窗相对应,产生对流,则通风效果更佳;第三,安装必要的遮阳装置,由于国内普遍使用大的玻璃幕墙会造成一定的光污染,应该在外部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第四,寒冷地区的建筑使用门斗可以防止冷风进入,并采取一定的聚热保温措施,确保冬季供热标准达标。此外,为了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还可以通过提高门窗材料的保温性能及其密闭性。

  4.2.3 建筑节能屋顶

  一般来说屋顶就是建筑物的顶面,它如同一个盾牌保护居住在屋内的人们免受外界的侵袭。热量从屋顶进入房间比从墙体进入房间要多很多。故而,屋面的隔热效果对于节能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屋顶隔热是由具有一定硬度的低容量、低吸水率及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之间实现的。可选择的保温材料有很多,如可使用膨胀水泥板块、加气混凝土块、挤塑板等板块状材料或采用膨胀珍珠岩、岩棉等松散料装入布袋铺设在屋面或者天花板上部。保温节能型屋面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坡屋顶;②倒置式屋面;③蓄水隔热屋顶屋面;④太阳能屋顶;⑤种植屋面。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方法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外部环境合理的规划建设,如通过选取合适位置、外部环境、建筑物朝向设计等,也能取得不错的节能效果。或许还有许多更有效节能的方法还未被我们发现,等待我们去研发,为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去发展建筑节能设计,这样不仅能让我们更安全舒适地居住在这些建筑中,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并且保护了环境。

  5、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与此同时有些人一味地追求利益而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要不断创新节能设计理念与思路,加大节能建筑设计力度。全面的建筑节能是大有发展前景的,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必须通过积极推广新型能源及材料的开发利用等有效措施,逐步实现建筑节能。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建筑节能,它的效益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逐一显现出来。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实现节能减排,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建筑节能方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