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分布式光伏融资破题 商业模式仍具不确定性

添加时间:2014-04-03 10:20:3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除了非常抢眼球的众筹模式,相关产业基金,光伏行业都在尝试。光伏业内一位资深专家介绍,当下包括厦门、武汉、郑州在内的地方政府先期投入引导资金外,尝试建立产业基金外,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外资等多方都对分布式光伏兴趣浓厚。
         各种资本的优势也不尽相同,私募基金的优势在于灵活,资金到位迅速,公募基金和外资优点是资金规模比较大,均为上百亿元。
         但是对于这些新的融资模式,企业多在观望。龙柏光伏副总经理王小鑫对记者表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很短,大约2-3个月左右,如果基金的进入仅限于电站建设期,则相当于“过桥资本”,基金高达10%-20%的预期收益率对电站开发企业来说就像“高利贷”一样无法承受。
        相对基金融资,众筹模式的预期收益率定在6%,成本较低,但众筹融资目前仍面临着一定政策风险。 
      等待扫清障碍
       光伏行业研究机构NDP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表示,众筹模式致命缺点是缺少担保,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如果电站遇到屋顶损坏、收不上电费等问题,投资人还将无法追索自己的权益。深圳首例光伏电站众筹模式仅融资1000万元,这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电站建设来说,仅是九牛一毛。
        韩启明认为,产业基金的融资模式发展空间较大。借贷双方目前的博弈聚焦于融资成本,一旦达成出现双方认可的融资成本,产业基金的融资模式就会有较大作为。
        融资并不是分布式光伏遇到的唯一困难。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承接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调研课题,从2013年11月开始对18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该中心走访了18个示范区中的12个,并拜访了电站建设的相关利益方。
        参与该课题调研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经过调研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建议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支持太阳能的发展,地方政府可以发文要求当地企业将优质的屋顶贡献出来,避免企业之间的商谈困难重重,难以达成协议。
       另外两个建议是,希望地方政府对本地的光伏发电统一备案流程,并对电费折扣给予统一定价。这将有利于为跨地区的资本投入多个分布式项目,改善融资环境。同时希望国家电网出台统一并网接入和统一收取电费的规定,这将解决开发商对并网和后期电费收取困难的担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