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能源逆行启示录:全球能源对策差异 清洁能源发展大趋势

添加时间:2014-04-02 11:39:11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2012年,意大利基础能源消费构成为:石油42.35%、天然气40.77%、煤炭10.68%、核电0%、水电6.20%。其特点是:以油气为主体且金融危机期间变化不大,二者共占83.12%。这与2008年相比,油占比减少3.18%,天然气增加1.13%。意大利并不注重本国能源生产。业内认为,其海上油气潜力较大,虽有全球能源巨头埃尼公司,却基本上不进行本国的勘探开发,环保团体带来的压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煤炭占比较低,2012年为10.68%,比2008年增加了1.28%。此外,无核电且水电规模不大。

  应该说,意大利在金融危机期间没有像德、英那样采取适当的对策调整,表现的相当被动,在能源多元化上也较落后。没能抓住时机增加廉价煤炭的进口,仍以进口高价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使其经济从起点上就处于高成本、缺乏竞争力的状态。2011年,国内企业电力支出比欧洲均值高出40%,2012年再次上涨14.8%。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发现,从邻国进口电力都要比自己发电合算。能源政策的不给力反而拖了经济后腿,使其陷入严重困境。从2014年初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来看,意大利很可能成为最晚走出困境的国家之一。

  西班牙在经济走势、能源变化等许多方面类似意大利,但更注重发展核电和新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然气所占比例较低的不足。

  在金融危机期间,上述5国的煤炭消费量和所占比例上升是与改善能源构成的总趋势相反的逆行性变化。但都显示出能源发展中的带本质性的问题。显然,在金融危机期间,煤炭消费量和所占比例上升是欧盟的普遍现象,这源于煤炭发电成本明显低于油气。近年来,煤炭价格的下降更有助于此。据报道,2011年8月—次年8月世界煤炭价格下降近1/3,仅计2012年上半年,欧盟煤炭采购量也增加近1/3。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来看,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危害相对较小且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中国无疑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危机可能造成的冲击,采取了强力的政府干预,短期内投入4万亿的资金以拉动经济增长,以多种措施保持了GDP的超高速增长。事后看来,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从能源角度分析,推迟或弱化了原本要实行的强力节能、调整能源结构的进程。

  2000—2010年间,基础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率达9.13%,其弹性系数高达1左右。按国际能源署2000年的能源强度计,中国高达0.77toe/千美元,为世界均值的2.5倍。与美国相比,2000年中国的能源强度是其3.96倍,2010年增至其4.05倍;与印度相比,2000年中国以0.91 toe/千美元略低于其0.99 toe/千美元,2010年却与其持平。

  在能源构成上,中国大幅降低煤炭、提高油气等相对高效清洁能源比例的指标未能实现。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科显示,本世纪初中国煤炭占比曾降到70%以下,但2005年后又重返70%以上。金融危机之初,为在不利条件下保障GDP的高增长,中国仍保持煤炭消费增速9.19%,大于能源总量增速9.13%的态势,这使2010年的煤炭占比达到70.9%。

  2010年后,中国政府对危机影响和中国环境有了更请醒的认识,应对措施更趋稳健,GDP增速主动放缓,使能源状况趋向好转,煤炭消费增速以5.71%重回低于能源总量增速6.33%的轨道上。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煤炭消费占比为69.30%。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中国烧了世界50.2%的煤,而天然气和石油的消费量仅占世界的4.3%和11.7%。在金融危机4年间,石油占比下降1.05%,天然气上升1.14%。

  总的看来,与欧盟5国相比,金融危机对中国能源构成的变化影响较小。到2013年,上述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说中国的能源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结构趋于合理之路。

  2012年,印度能源消费总量为世界第4,位居中、美、俄之后。且与中国一起,因消费总量和化石能源消费量的迅猛增长被世界所关注。其2012年的能源构成为:石油30.45%、天然气8.71%、煤炭52.94%、一次电力5.98%、新能源1.93%。

  金融危机期间,同样受制于经济困境,印度亦弱化了对节能的控制,能源消费量增速加大,由2000—2008年间年增长率4.37%提高到2008—2012年间的5.80%。与之相应的,能源构成也发生了某些逆行性变化。4年中,石油占比由32.55%降到30.45%,天然气占比由8.43%提高到8.71%,煤炭占比则由52.35%提升到53.98%。这也体现出优先使用煤炭的能源对策。随之,印度成为中、美之后的第三大煤炭消费国,2012年的消费量就占到全球的8.0%。

  应注意的是,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国内煤炭生产增速明显下滑,增加的煤炭需求是由价格趋降的进口煤炭来满足,这一点与英国相似。2012年后,该趋势得以继续保持。2013年,印度煤炭进口量攀升21%,达1.52亿吨。预计2016—2017年,进口量有望增至3.5亿吨,这将使其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总的看来,与欧盟5国对比,金融危机对印度能源构成的变化影响较小,这一点与中国类似。

  中国和印度加大煤炭比例的能源构成逆行化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特别是曾为欧佩克成员的印尼,不但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煤炭消费年增速高于能源总量增速近3倍,4年间的煤炭占比提高了9.61%。传统煤炭消费大国南非也有类似表现,只不过危机前后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而已。

  页岩革命使美国能源构成得以持续改善

  并不是所有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都出现上述的能源变化,美国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金融危机肇发于美国,但其却比欧盟更早地走出经济衰退的谷底,并表现出较好的回升势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页岩革命带来的美国天然气和石油产量大升,并使之价格低廉确实起了不小作用。就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12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年增长率达32.5%,2012年达2049×108m3,占天然气产量的37%。

  以2008—2011年和2011—2012年的增产量计,美国分别占全球同期天然气增量的32.7%和45.3%,成为增长的首要来源国。气价大降迫使从业者将大量钻井转向页岩油之后, 2009年页岩油(美国将其归类为致密油)产量就达25×104bbl/d,到2011年达到90×104bbl/d,两年间增加了2.6倍,同年,页岩油占全美石油产量的11.5%。2012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1.001×108t,而美国增产就达0.492×108t,占全球49.15%,表现出与天然气一样的特点,即美国成为全球石油产量增长量的首要来源。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