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碳交易在三个城市热火中,然而,仍有大部分企业是持着观望态度的。“有兴趣,但是否参与交易,目前还在观望,主要是看未来的价格波动情况。”一家航空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也是许多企业对于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态度。
北京科吉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和企业的生产情况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像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本来产品是以出口为主,但是因为欧洲经济危机,目前产品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所以库存比较丰富;因此虽然是高耗能产业,但可能明年核算的时候,并不是满产的耗能情况,手里的配额可能会宽松一点。”上述负责人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洪波表示,说到底,碳价是一个信号,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短期来看,是减排还是购买;也包括企业长期的决策,投资选用什么样的技术;都跟碳价有关。”他说,这种观望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反应。如果企业觉得政府只是做做样子,做一个尝试,企业也不会下大力气。但如果政府来真的,并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那企业也会相应做出动作。
上海碳交易所人士指出,目前有191家企业,注册的已经超过100家,前来咨询的已经挂牌的企业当中,想买的多过想卖的。
这主要是有些公司基于保守心态,宁可持有碳配额也不愿轻易出卖,以免配额不够的情况发生,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对此回应说: “至于配额不够,不愿意出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履约期,没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交易阶段。”
尽管没有实质性交易,但不论哪一类企业“对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碳市场的建立、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关注度都比较高,这个很明确。”上述负责人说。
控排类企业,当下都在忙着“摸清”自己。像这类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大,会先从自己控股的或者全资的子公司以及项目当中寻觅,有没有碳资产可以通过内部交易或者流通的方式实现减排,这样就不用掏钱去购买。
非控企业没有承担减排压力,目前还是通过梳理自己产业链上的项目和节点,希望从这一块谋求碳收入。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排放量的企业,也开始注重技术的拓展,为今后承担控排压力做铺垫。
态度比较积极的还有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公司。
“国内企业存在一种普遍意识,就是给自己的产品添上一些节能环保减排商标,相当于给自己产品附加的卖点,这些企业当然比较积极。”上述负责人说,他甚至接触到一些企业,愿意拿出钱来开发一些方法学,让用户把省下来的能耗转化成碳资产进行出售。
不过上述负责人认为,尽管控排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完成一部分减排责任,但是短期之内的差缺量仍旧需要从外部购买,这样也才能促进国内碳市场的活跃。
“前来咨询的公司越来越多,特别是承担着压力的控排企业。”上述负责人说。
虽然从目前碳交易试点的情况来看还是以配额交易为主,自愿减排的交易还不多。但在他看来,对比此前国际的CDM项目,国内自愿减排市场的交易门槛和成本都要低,这增加了一些小企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
“从前如果想做一个CDM项目,时间周期至少一年半以上,直接经济成本至少要在100万以上,对一个企业的负担还是比较大的。对比之下,国内碳交易主管机构这一块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史翀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