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直接交易的期待与课题
生物质虽然得到了制度的力挺,但课题也不少。推行直接交易后,越来越多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开始采取在市场行情高的时候发电并销售,在行情低的时候停止发电的方式。作为现场电源,生物质通过包括供热在内的热电联产(CHP)系统,利用效率会大幅提升。但电力市场的价格走向与地区的热需求未必一致。
如果根据电力市场的走向安排设备运转,生产的热量有可能超过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细致的合理控制,提高热泵的输出,或是利用蓄热设备增加热需求。如果热量低于需求,则要减少热需求,并且利用蓄热槽和生物质锅炉增加供热。
这就必须建设热电联产系统、锅炉、蓄热槽、热泵等设备。而为生物质发电设置市场溢价和管理溢价,正是为了促进这样的投资。
资料4表示了RegModHarz项目中,在进行直接买卖的情况下,生物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和生物燃气锅炉的运转情况。第1排是次日电力市场的价格变化,第2排是热能的供需变化,第3排是电能的供需变化,第4排是蓄热的容量和水平。企业要根据电力价格、热需求、蓄热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因素,决定热电联产系统和锅炉的最佳运转方式。
判断什么是最佳的投资方式并不简单,因为其中掺杂着电力交易市场、地区的电能和热能需求、地区的天气预报等诸多变化因素。因此,开发包含了这些参数的模拟软件成为了首要任务。总而言之,就是积累技术经验。而E-Energy能够为开发这样的软件提供验证。
最终答案是构筑灵活的供应系统
如上所述,要想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重点在于增加风力和太阳能的发电量,开发能够吸收发电量变化的灵活电源“生物质”,构筑推动需求转移的机制。修改固定价格收购制度,采用与电力交易市场进行直接交易的方式,称得上是这一举措的撒手锏。
而生物质热电联产需要使电能与热能取得平衡。电力交易的最佳答案并不一定适合当地的热需求。热电联产同时产生一定比例的热能。而传统的热电联产一般是以热需求为准,同时产生电能,因此,借助以需求响应为基础的热需求转移,应该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