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多晶硅与单晶硅这两种光伏技术发展路线,有业内人士引入SunPower和FirstSolar今年以来股价涨跌来探讨。FirstSolar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公司在今年四月初收购硅谷创业公司TetraSun,并计划在2014年中旬将其高效率生产多晶硅技术应用于商业化后,股价大幅上涨45.53%。但作为全球最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厂商之一的SunPower,今年以来股价较FirstSolar高出200%以上的涨幅,资本市场用交易来表明未来单晶技术是光伏行业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将出资不超过25亿美元从SunPower手里购买太阳能项目。巴菲特收购行为除对太阳能发展趋势做出肯定外,收购主体更显示出SunPower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对高效单晶硅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的认可。
拐点属于技术优势企业
在这一历史性的拐点中,究竟怎样的企业能从中受益?
光伏行业是能源企业,最终靠的是成本优势,而这背后比的是核心技术、企业战略布局和管理水平。按照光伏产业链划分,主要分为上游多晶硅料企业;中游包括晶硅片、电池/组件企业,生产设备领域切片机相关联材料如切割线企业;光伏行业下游包括电站,逆变器等。
由于本轮光伏行业历史性拐点,来源于占绝对因素的技术革新,因此行业拐点只属于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
业内专家指出,这样的企业应该是“垂直一体化”或者是在某个环节拥有独特技术的企业,即“专业化”。
首先是“垂直一体化”。光伏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平价上网,因此谁的技术有优势,成本低,谁就将占据行业的制高点。光伏系统最后能并网发电且与常规能源形成竞争,就要求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达到最低,因此“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就明显的体现出来。
“垂直一体化”描述了一条清晰完整的产业链,主要涵盖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在内的5个产业链环节。在该模式下各个环节都能以成本价供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在市场上,由于产品线全面,竞争也更具优势。由于“垂直一体化”对于企业的要求极高,因此该模式真正成功的少之又少,目前国内的天威英利、河北晶澳、常州天合光能等正是这一模式的“初尝”者。
其次“专业化”。由于“垂直一体化”对光伏企业有极高要求,因此“专业化”应该是更多光伏企业努力追寻的方向。“专业化”主要是体现在产业链某个环节拥有领先的技术。比如被业内知晓的英利“熊猫”N型单晶硅高效电池,不仅首先填补了国内N型电池技术的空白,其产业化的转换率达到19.5%。
再比如中环股份,如果技术突破能够成功,度电成本降低到0.4元以下,必然成为整个光伏行业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同为单晶硅片生产企业的隆基股份(行情,问诊)、卡姆丹克,也都是该领域全球技术领先和产量最大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还有阳光电源,生产光伏逆变器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多年来稳居国内第一位,在行业内继续保持极高的品牌认可度。以及主营晶体硅生长设备的晶盛机电,自设立以来专注于拥有自主品牌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技术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