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审批制度制约风电输出

添加时间:2013-07-18 10:04:04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缺乏规划陷困境

  欧阳昌裕近期对电力行业进行了初步审查,结果显示:去年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为1929小时,比2011年提高了54小时。

  “这之前各方面反映去年风电利用小时数比前年有所下降,我们的数据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但去年东北地区‘弃风’现象的程度的确比过去更加严重,酒泉、蒙西地区综合起来的小时数也比过去有所增加。”欧阳昌裕说。

  之所以这些地区“弃风”现象严重,与当地的风电场建设缺乏规划密不可分。

  譬如目前东北地区电力过剩50%的主要原因,便是规划缺失导致大量风电项目无序上马,以致发出的电力无法消纳,最终加剧“弃风”现象。

  而酒泉、蒙西等地区虽然风力资源集中,但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发的风电几乎不可能在本地区完全消纳,绝大部分只能选择外送。

  欧阳昌裕指出,这些地区的风电场在立项前就应该明确外送和消纳的地区,“是送往华北电网还是华东或华中电网?但这些事先都没有进行规划。”

  但这种缺乏规划所导致的“舍弃”风电相当惊人,属于“绝对过剩”。

  以吉林省为例,目前风电装机约为300多万千瓦、火电装机接近900万千瓦,但全省最小电力需求却不到400万千瓦。

  大唐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孟令宾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如同吉林省这般的状况基本无法在省内调节,只能寻找电力外送的通道。 
        从机制入手

  但即便有愿意接纳外送风电的省份或地区,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就是风电建设项目与电网建设周期的时间不同,导致两者步调很难一致。

  欧阳昌裕指出,风电项目建设周期较快,通常半年便能完成,但是建设外送所需的跨区域电网至少需要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

  “电网的调峰调频电源的建设需要两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仅仅只核准风电项目,电网项目却不提前一至两年核准、调峰调频电源不提前两三年核准,风电基地怎么可能投产后就能立刻外送?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机制上解决。”欧阳昌裕说。

  目前我国许多风电基地已经建好,但是配套的电网却仍未规划与审批。欧阳昌裕指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石定寰也表示,电网的建设已经跟不上电源建设的速度,“必须要全国统筹规划建设电网,特别是在目前大力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时,配电网的建设尤为重要”。

  可见,如果要解决风电送出通道的问题,国家电网等决策部门应当尽快出台新能源送出电网的相关规划。

  孟令宾指出,业内应当先搁置直流与交流的争议、加快电网的建设力度,同时还要打破省间的壁垒。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电网电力调度中心独立后可促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接入。

  对此,欧阳昌裕予以了反驳:“实际上,‘弃风’和调度独立没有任何关系。”

  他认为,说到底还是审批的问题。“风电跨省、跨区消纳均需要电网规划,而这要通过国家审批的,与调度没有关系。不管是国家审批还是地方审批,不通过审批谁敢动电网?”

  此外,欧阳昌裕认为还应当解决风电外送时,火电机组、天然气机组等的调峰调频产生的服务费用。“如果补偿费用政策可以出台,在运行过程中少量的‘弃风’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