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深圳“碳市”设定碳强度 企业互相“PK”抢配额

添加时间:2013-07-02 10:49:44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本着奖励碳排放绩效高、惩罚碳排放绩效低的企业的原则,前者被要求下降的碳强度率低,后者被要求下降的碳强度率高,系统自动给每个企业分配未来三年每年的碳排放配额总量。五分钟内,企业需要决定是否接受这一分配。如果接受,便相当于订立了强制减排合同,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退出。

  首轮博弈之后,已经接受配额的企业退出博弈,并带走相应配额。剩下的企业就剩下的小组额度进行再博弈,它们可以根据上轮博弈的结果调整自己所报的碳排放量。“最终的结果是,企业逐渐向行业基准线靠拢,并最终拿到一个可以接受的配额。”深圳碳交易体系研究的核心成员表示。

  从上述过程来看,这一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对行业碳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信息掌握不完全,而企业普遍存在“报大数”(获得较多配额减少减排义务)动机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小组内所有的企业都夸大自己的碳排放需求,则整个小组的排放总额超标,系统会自动给每个企业的碳配额乘以一个消减系数;而如果是单个企业总是“报大数”,不接受系统生成的配额,也是不行的——因为小组内的配额是越来越少的,如果不接受上一轮的,下一轮能分到的可能更少。

  此外,制度还规定,在履约期结束时,如果企业实际的排放量和碳强度高于此前上报的总量和强度,不仅要面临法律制裁,下一期的配额也会被惩罚性消减。

  根据深圳市发改委的数据,运用这一分配体系,至2015年,管控企业的平均碳强度会比2010年下降32%,2013-2015年均碳强度下降率达到6.68%。这一目标不仅高于全市平均21%的减排目标,也高于制造业25%的碳强度下降要求。

  向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放交易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需要交纳一定的会员费用。

  进入交易环节之后,对于市场观察者来说,在深圳碳交所的交易规则设定中,敞开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开放的大门,或许是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根据规则,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参与者是受管控企业、核证减排量(CCERS)的项目业主,以及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后两者只要完成开户和第三方存管手续,便可以与受管控企业一样平等参与碳交易。其中,从深圳发改委获悉,目前受控企业能使用核证减排量的比例还没有确定,大致应该在企业配额总量的5%-10%之间。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需要交纳一定的会员费用。其中,机构会员一次性缴纳会费50000元,年费30000元;个人投资者需要一次性缴纳会费2000元,每年交年费1000元。 

        据了解,交易首日进场的买家,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不是纳入深圳碳交易的控排企业,而是以市场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碳市场交易。

  其中,汉能控股集团是一家清洁能源企业,本身并没有碳排放减排需求。该集团旗下清能投资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宏杰表示,该公司致力于CDM和VER项目专业咨询数年,对国际碳排放权市场非常了解,也一直非常渴望参与国内碳交易。他表示看涨深圳碳排放权。

  上述两家企业各自从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手中购买了1万吨的碳排放权,价格分别为28元和30元。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的说法,这两笔交易主要是由交易所撮合的,定价是由双方协商出来的,未来的碳价可能高于或者低于这两个数字。

  正式运作之后,交易所最主要的交易模式是一对多的电子竞价。根据交易规则,有意愿的企业经审批即可挂牌出售碳排放权,交易所随后发布电子竞价公告,按照出售方提出的条件,广泛征集意见方,在挂牌期限内,产生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意向方后,便可开始竞价。

  相当多企业还在“沉睡”

  一项调研显示,80%的企业对碳市场的态度是“等”。

  虽然中国“碳”市才刚刚起步,但对于市场的担忧已经浮出水面。

  有学者从制度上担心人为设计出来的、看似美好的碳交易体系是否能够应对复杂的经济局面。深度参与制度设计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马晓明表示,由于当前的制度设计对企业实行浮动配额,可以避免出现像欧盟的情况,但将配额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挂钩,未来也可能制造麻烦。

  此外,根据对部分受控企业的访谈发现,原本就注重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往往是行业内比较好的企业,而他们对于明年的履约大都不太担心。一家塑胶行业企业则表示,在投资渠道有限,民间闲散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他们担心向投资者和散户开放市场会大幅炒高配额价格,大大加重企业负担。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当多的企业在这一重大变化面前还在沉睡。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最近调研了120多家企业,结果显示,80%的企业当前面对碳市场的态度是“等”,而不是主动融入和参与到这个市场当中去。“我们虽然知道一个大的方向,但具体企业要做什么,我们感觉还是很茫然。”深圳一家典型电子制造业企业负责碳交易的黄小姐说。

  此外,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方面认为,在试点阶段,深圳的配额仅能在深圳区域市场内流通,这不仅不利于单个市场的稳定发展,容易出现供应短缺或价格波动,而且人为割裂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要尽快破解碳排放权商品化的局限性,早日建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美国加州洲际交易所(ICE)集团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表示非常赞同这一想法。作为同行,黄杰夫认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应该成为一个开放而国际化的平台。此外,他建议深圳应该尽快建立起碳排放权期货等相关衍生品市场,与现货市场相补充,更好地利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