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
加为收藏
]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热点新闻
山西临汾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江西南昌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神...
供应:定向钻 非开挖 专用膨润...
供应:古玩收藏品 玉器 佛用品...
供应:物联传感智能家居设计
协鑫集团为您提供最专业、贴心的...
长期供应:需求740三轴加工中...
长期供应:风电3M42重型钻铣...
供应:太阳能硅片报价
供应:太阳能电池片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多晶硅片报价
供应:各种价位带状光纤热缩管
下载中心
山西临汾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江西南昌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
长期供应:广艺系列胶、神...
供应:定向钻 非开挖 专用膨润...
供应:古玩收藏品 玉器 佛用品...
供应:物联传感智能家居设计
协鑫集团为您提供最专业、贴心的...
长期供应:需求740三轴加工中...
长期供应:风电3M42重型钻铣...
供应:太阳能硅片报价
供应:太阳能电池片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光伏组件报价
供应:多晶硅片报价
供应:各种价位带状光纤热缩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研究预测
添加时间:
2013-03-01 15:30:47
来源:
爱中国能源网
(三)核电发展能力
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途径。我国核电起步较晚,现有规模仅1257万千瓦,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保证核电安全、优化核电规模和布局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乏燃料发电等技术的发展,铀资源已不再构成我国核电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而为了保证核电安全,核电厂址对地震地质、水文气象、环境保护、人口密度等众多因素的要求更为严格,厂址资源将是我国核电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已进行的选址工作,现有厂址资源可支撑核电装机1.6亿千瓦以上;通过进一步选址勘察,可满足3-4亿千瓦的装机规模。
(四)水电发展能力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在我国能源资源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极开发水电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促进低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79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4890万千瓦,东部水电已开发完毕,中部水电开发程度也已将近八成。远景年,水电资源是制约我国水电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水电发展上限可按5亿千瓦考虑。
(五)风电发展能力
我国陆地50米高度处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近海5-25m水深范围内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我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达6083万千瓦,居世界第一。风资源的大规模集中开发带来电力系统消纳问题,尤其是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消纳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电网消纳能力是制约风电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当前运行实际,以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10%作为消纳条件,饱和年可消纳风电装机规模约为7亿千瓦。
(六)太阳能发展能力
我国陆地表面年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7000亿吨标煤。太阳能的分布有高原大于平原、内陆大于沿海、干燥区大于湿润区等特点。
太阳能发电发展受消纳能力限制,预计饱和年可消纳规模在2亿千瓦左右。
(七)中长期发电规模及结构
综合考虑各种发电装机类型,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将达到18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气电等化石能源装机约占2/3,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约占1/3;2030年电力装机将达到25-28亿千瓦,化石能源装机约占50%-60%、非化石能源装机约占40%-50%.
到2050年,我国发电量的饱和规模将达到13.1-14.3万亿千瓦时左右。化石能源发电量占57%左右,较2011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43%左右。人均发电量达到9034-9862千瓦时,与韩国、台湾水平相当,约为美国水平的70%.对应的装机饱和规模约为32-34亿千瓦,其中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占47%左右,较2011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占53%左右。人均装机2.3千瓦/人,与日本当前水平相当,约为美国的70%,高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
三、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趋势
(一)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国家宏观角度,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察相关因素,以下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因此,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584美元/人(当年价),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成功突破1万美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经济均经历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其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将按照既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与专家意见,预计我国未来GDP增速为:2011-2020年年均7.5%左右,2021-2030年年均5.5%左右,2031-2040年年均4.0%左右,2041-2050年年均3%左右。我国GDP总量,到2020年时将达到约83万亿元(2010年价,下同),2030年时将达到约140亿元,2050年时将达到约280亿元。
根据规划,2020年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万亿人,2030年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万亿人的峰值,预计到2050年时我国人口将缓慢回落至14.5万亿人左右。因此,到2050年时我国人均GDP将可达到30000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水平。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防止“产业空心化”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表明,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与比重均是上升的;当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时,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均呈下降趋势。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且迅速的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美国和日本是产业空心化比较典型的国家。2010年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了82%与69%.
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未来我国将向发达经济阶段迈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势在必行,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预计未来我国一产及二产比重将逐步下降,三产比重将逐步上升。另一方面,我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且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我国还有较长的工业化道路要走。即使将来发展了,从满足内需的角度看,制造业仍将是我国一个支柱性产业,不能完全转移到国外。因此,未来第二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比重。
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预计未来我国三大产业GDP比重将由现在的二三一逐步向三二一方向转变。未来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将提高到60%左右,二产比重将下降到33%左右,一产比重进一步下降至3%左右。
3、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东中西部差距”
我国按照地域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部分。四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但资源较为缺乏,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东北部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为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中央提出:东部地区要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部地区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地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加快调整和改造,国家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从电力需求的角度来看,即中西部地区的人均用电量水平基本赶上甚
<<上一页
[1]
[2]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在线客服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1 az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能源产业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81501号
研发:
南京辰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025-66924735 66923753 手机:13951952192 邮箱:ichinaenergy@163.com QQ:544322411 QQ:72957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