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华锐风电员工“被休假”引发舆论热议

添加时间:2013-01-06 11:18:14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新浪网友“熙康嘉措”:愈发严重的弃风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关键瓶颈。在风机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电网企业对风电的消纳管理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弃风现象更多地涉及到了发电和电网企业利益冲突。电网公司投资的热点在于超高压输电等项目,对于风电并网这一业务来说缺乏足够的兴趣,风电实际上往往成为电网想甩掉的包袱。这样,利益驱动已成为风电并网深层次的症结。由于高度垄断的电网企业是电力惟一的购买方和销售方,包办了大部分地区采购、运输和销售全部的环节,自然会按照自身利益来安排调度,输电线路的建设也并非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而是企业利益所使。

  因风电企业的无序发展导致产能过剩 19.4%

  天涯网友“周俊生”:华锐风电出现这样的困境,似乎不足为奇。这家企业所从事的风电行业今年以来遭遇了全局性的溃退,在政府引导下一哄而起所导致的产能过剩,让风电行业在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集体急刹车,国内有很多风电项目都处于搁置或延期建设状态,这让作为上游设备商的华锐风电订单骤然减少了许多,造成大量库存。

  谴责公司变相裁员的做法 8.7%

  东方财富网网友“58.216.174.*”:华锐几位大股东上市后都身价几十亿,如果拿出来给员工,不干活发工资几十年都用不完啊,现在华锐不行了,怎么就拿员工开刀啊?

  风电环保却没有好好利用 4.9%

  阿里巴巴网网友“yueying77208”:尽管风电头顶“清洁能源”的高帽子,但在实际的电力市场上,却没有受到更多的优待。

  新浪网友“aubonj”:如果说核电实际上仍有隐患而且在未来的拆卸及处理费用巨大而需十分谨慎使用,太阳能则是看起来不污染实际上非常污染的能源,那么风能是作为惟一真正可以让人类在未来期盼的,可以大规模使用的清洁能源。故事讲得非常好听,但是在现实中,其使用一直大有阻力。

  因经济形势不好 企业开工不足 4.9%

  鹤鸣亭网网友“军行天下901030”:华锐技术还是可以的,大的环境不怎么样,制造业低迷,没办法,还是看好华锐的发展。

  盐城123网网友“巴西木”: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增长。 
      四、媒体及专家评论

  华锐风电员工“被休假”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有些媒体和专家从事件本身进行评论,而多数是从风电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1.从“被休假”本身角度评论

  公司有规避“经济性裁员”之嫌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七条,非因员工本人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业的,企业可支付员工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作为基本生活费。但这一条款应理解为企业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紧急、短期性停工、停产行为,应当有较明确的复工时间。华锐风电的停工放假决定并不符合上述条款的立法原意,公司并未给出复工的大概时间,这些员工很可能今后就没有工作可做,可能在合同到期后公司就会终止劳动关系。华锐风电的做法有变相规避“经济性裁员”之嫌,长期停工放假可能导致员工被迫辞职,企业从而逃避支付裁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义务。被“停工放假”的员工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或者劳动仲裁方式维权,要求企业支付变相裁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依法单方向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劳动法业务部主任景彤律师11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被放假”属无奈之举 无可厚非

  在目前大环境之下,华锐风电采取带薪放假的措施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无可厚非。虽然直接裁员的话,后遗症很少;但是,对社会影响就大得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公司应该是考虑成本、经营、社会影响等各方面才作出带薪放假的决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11月2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2.从风电发展角度评论

  “被休假”实际上是员工为企业错误的发展模式埋单

  华锐风电更多把原因归结为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和产业政策紧缩的不利影响。不过,纵观风机制造业近年的发展,华锐风电员工“被休假”实际上是为风电企业盲目快速扩张埋单,更是羞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哄而上的行为。

  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并网、电网消纳、项目审批收紧等因素固然影响着风电企业的发展。但不得不说的是,风机设备企业的发展依然在走“中国制造”的老路。例如风电机组关键设计技术依靠国外、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风电机组的检测认证体系还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叶片断裂、主轴问题、轴承问题、齿轮箱故障、电机故障等一系列风机质量问题开始引起担忧。一些企业还因为风机事故被处罚;因为质量问题,客户拖欠余款的事件也逐渐浮现。

  风电是一个具有前景的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降薪、放假或可解企业燃眉之急,但肯定不是治本之策。未来市场回暖,裁员、休假的熟练工人可能还要被重新招回。这种招工和裁员的轮回背后是传统的“中国制造”发展模式的悲哀。

  企业经营状况在几年间风云突变,应当引起风电企业好好反思:该放假的不应该是员工,而应该是企业速成的冲动。

  当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企业遭遇发展难关,不少市场声音把希望更多寄托于政策暖风。然而,真正能救自己的还是企业自身。反思既往发展模式的不足,重视技术和研发,摆脱“中国制造”的窠臼,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的良策。

  ——11月22日《中国经济时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