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的光伏业来说,“产能过剩”的确是把双刃剑,却也是其没得选择的唯一武器。
光伏业的十年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上游产能的不断扩大和残酷竞争,这根本不可能实现。仅去年下半年,光伏组件的价格还在10元/瓦左右徘徊,如今却已降到了4元/瓦以下,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甚至可以忽略,产能过剩带来的白热化竞争才是根本原因。
“多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些前路以及当下还在上演着的“先烈”故事,无法不令人唏嘘。巨大的产业起伏,深深地伤害了这个行业里许多企业以及企业家,在施正荣与彭小峰两位曾经首富的黯然身影后,又有谁知道还掩藏着多少魂断光伏的热血男儿?
可是,这就是产业规律,一个仍需要在过剩与规模成本之间寻找均衡的新兴产业的初创期发展规律。
创新与同质化两难
在产能过剩的语境里,同质化产能的快速复制最被指责。
但是,通过大规模生产品质高度一致的产品来提供稳定且同质的服务,却正是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光伏能例外吗?
2010年年底,笔者曾与一位业内上市公司高管回顾当年疯狂的产能扩张竞赛,这位高管对此有两个结论:一是光伏行业死不了了,二是薄膜技术暂时没戏了。
他的结论,恰恰道出了光伏在产业化发展初期的一组内生性矛盾——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与规模化一致性生产降低成本两者的难以兼顾。
正如这位高管所言,光伏业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这轮扩张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基本确立了以晶体硅为主流的技术路线,二是快速的规模化快速地降低了其生产成本。不过,在产品一致性方面,晶体硅技术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完全还有通过更大规模批量生产一致性产品来压缩成本的空间。也因此,同质化产能的复制与扩张,依然是光伏更快速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径之一。
可光伏毕竟是个技术行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作为基础,被其它新技术淘汰会是迟早的事。而在全球经济衰退及财政趋于紧张的背景下,依靠补贴才能生存的光伏业,不但需要各方面大大小小的创新,甚至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来不断冲刺平价以及对现有成熟技术形成冲击,才有可能更快获得与传统能源平等竞争的能力。
不然,就很有可能丢掉已然取得的相对竞争优势,乃至在传统能源价格回落中再次错失历史发展机遇。
然而,对一致性产品的追求,却又可能会限制创新。
虽然一致性并不必然排斥创新,但任何一项技术或生产工艺在工业化大生产模式下的创新,都只能是小修小补的创新,因为工业化大生产模式天然会限制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创新,即或有这样的创新出现,那也将是全行业生产设备及工艺的淘汰更新,已属于产业升级。
作为当下的主流光伏技术,晶体硅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局面。
随着原材料短缺与生产设备、工艺成本高企阶段的逐渐远去,其产品成本获得了大幅度降低,已无限接近其刚性成本区间,却依然没有获得与常规能源平等竞争的实力,依然只能依赖补贴才能生存。因此,继续降低成本成为其唯一选择。
在继续降低成本的路径中,如前所述,技术创新方面的推动会越来越难,因为日趋成型的产业体系会对创新与变革形成系统性阻力。这种阻力,不仅仅针对现有技术的升级和工艺变革,也会对新技术如薄膜电池等的规模化发展形成竞争壁垒。
而在产品价格已接近刚性成本的情况下,一致性与精细化生产所能获得的成本下降空间显然也有限。郭台铭对光伏制造业的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就正基于如此考量?
如果要更大规模地增加产业投入来降低其成本区间,在已然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况下,恐怕也很不现实。逃跑还来不及呢,谁会新增投入?近期个别大型跨国企业退出光伏,是否因此,不得而知。
晶体硅光伏产业发展至今,仅就规模而言,是最无限接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模式临界点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之一,如果能在精细化生产工艺及产品一致性方面努力,极有可能率先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
但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光伏的价格,怎样才能实现市场化生存?创新与规模化一致性生产模式,又如何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