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皇明控诉太阳能黑幕 欲引发业内地震

添加时间:2012-08-13 11:47:32 来源:光明网能源



     据了解,如果皇明拟定的安全标准获得通过并得以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将必须通过符合标准的安全性能测试才能上市,这也将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不及格现象,维护消费者安全利益,推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更加规范的发展。他指出现行国标标准低,不强制,存重大安全缺失!这给许多企业留下较大‘作弊’空间。”这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潜规则、无强制安全标准制约行业发展

     谈及行业潜规则对皇明公司的影响,黄鸣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喊道:“劣质产品就是杀人!”黄鸣向记者诉苦,皇明的产品坚守高标准严要求,故而导致成本上升价格较高,让业内其他黑心企业钻了空子。

     据了解,中国质量万里行在近些年来接受的产品质量投诉当中,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投诉的占比不断上升。同时主流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甘于潜规则,纷纷采取价格战,从原料、工艺、安装等方面无限度的削低成本,一大批质量不好、不安全的产品充斥了市场。 

   太阳能热水器从一诞生起,质量就成为行业命门。广为诟病的,一是冬天不热,二是使用寿命短。皇明太阳能公司王久伟王久伟说:“现在市场上很多品牌企业,卖800元一套的太阳能热水器,连生产成本都不够,偷工减料的代价是牺牲掉用户体验,牺牲掉整个行业的信誉。”

      2011年2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海宁太阳能热水器小作坊的种种劣行。一时间,“质量门”事件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今,这一“质量门”迟迟难以破解,不仅小作坊仍然存在,同时许多主流太阳能热水器厂商也走向了粗制乱造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长此以往,这个市场就属于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纷纷采取价格战,从原料上无限度的削低成本,一大批质量不好的产品占领了市场,现在质量问题正在全面爆发,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不信任你了。”黄鸣表示,所以皇明的曝潜强标既是救人也是救己。

     批评媒体 业内尚无人应战

     本次发布会之初,黄鸣一改前日在博客上激烈的抨击媒体歪曲事实的激烈态度,先是表扬媒体关注皇明关注太阳能行业。但接下来说到行业和皇明的困境,“黄鸣能坚持到现在就是奇迹。”黄鸣表示,一会将自己比为斗士,一会又说自己是疯子,然后又说到有些媒体报道不实。发布会后半场,黄鸣的情绪几近失控。

     黄鸣强调曝潜强标是孤军奋战,同时也是救人救己救行业。曝光潜规则无疑会得罪同行,强制安全标准也会提高行业门槛,但目前业内仍无人迎战。

      在IPO三次失败、“低价拿地”传言和非经营性业务过重等质疑声中,皇明不得不思考企业自身的缺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上,黄鸣及员工均身着印有Climate Mart的T恤,会场周围也摆满了皇明的太阳能产品,此举意在推广“环境改善商城”,试图进行渠道转型,用新业务重获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赵文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