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风电发展目的与发展思路

添加时间:2012-01-13 12:41:3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根据以上简化模型,并参照系统负荷特性、风电出力特性等基础数据,对风电机组不配套蓄能机组、配套10%、20%,直到50%风电机组等多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配套抽水蓄能占风电比重10%-20%左右,风电弃风约5%-10%,此时单位千瓦风电上网成本最小,在接纳同样风电上网电量的条件下,整个系统成本最低。
  通过模型的理论分析,我们认识到,追求风电百分之百消纳是不经济的,为了达成相同的风电上网电量的目标,在系统调峰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弃风,这样才会使全系统成本最低。
  三、关于大基地集中布局与低风速地区布局
  风电大基地布局具有资源条件好、用地成本低、易于连片规模开发和集中管理等优势,过去几年中,我国风电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资源条件好的大型风电基地布局发展,如内蒙地区风电装机超过800万千瓦,河西地区风电超过500万千瓦。在大基地布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问题也随着而来,最主要的就是风电的送出与消纳问题。受此影响,大基地风电弃风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效益不断下滑。
  鉴于大基地布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低风速地区。据相关统计,我国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风能资源区的68%,且大多数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2011年国家批准纳入核准计划的2000多万千瓦风电项目中,有约一半属于低风速地区风电项目。
  那么,从国家和全社会层面上,究竟是优先发展大基地集中布局还是加快低风速地区布局?在完成1亿、1.8亿规划目标中,大基地和低风速地区的合理比重是多少?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分析评价的准则,开展大量的测量、统计,并依据优化理论进行深入计算分析。由于全面细致的资料目前无法取得,笔者仅以个别案例予以说明,供全面分析时借鉴。
  关于评价准则。评价不同风电发展方式时,首先要保证各方案下被电力系统吸纳的风电电量相同;其次,方案优劣的判别,就是看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情况下,哪个方案系统的成本低,就是好方案,成本高,就是差方案。
  关于大基地方案。作为算例,假定一个基地风电项目位于内蒙,单位造价7000元,理论年发电小时2600,弃风比重10%,当地煤价450元/吨标准煤,火电煤耗330克/千瓦时。
  关于低风速地区方案。假定一个项目位于安徽,单位造价7350元(考虑风机成本、运输和安装成本的差异情况,比大基地高约5%),理论年发电小时1800,弃风比重为0,当地煤价1000元/吨标准煤,火电煤耗320克/千瓦时。
  关于方案评价。经测算,在不考虑税收、CDM和环境外部成本的条件下,大基地风电实际利用的发电小时为2340小时,上网成本为0.45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为0.6元/千瓦时;由于风电发电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基本不考虑风电的替代装机效益,因此风电1千瓦时上网电量带来的系统成本节约为当地1千瓦时火电燃煤成本,其中大基地为0.15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为0.32元/千瓦时;因此,大基地项目1千瓦时风电上网所需的系统总成本为0.45-0.15=0.3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项目1千瓦时风电上网所需的系统总成本为0.60-0.32=0.28元/千瓦时。因此可以认为,在上述边界条件下,发展低风速地区风电优于大基地风电。
  四、关于发展内陆风电与发展海上风电
  在陆上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开展了海上风电的探索。截止目前,已经建成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3.2万千瓦)和上海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场(10万千瓦),同时还有10多个潮间带和近海风电项目核准在建,使我国成为欧洲国家以外海上风电发展步伐最快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海上风电发展面临很多复杂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风电场施工难度大、设备质量不高、风电场造价高经济性差、缺乏与近海及海洋利用规划协调等。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中,最核心、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造价高、经济性差的问题,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风电发展的总体布局。
  经初步了解,江苏已建和在建的潮间带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在17000万元,年发电小时数2000-2300小时,上海东海大桥和一些在建的近海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在22000万元,年发电小时数约2300小时,这些海上风电的合理上网电价均应在1.2元/千瓦时以上(合理上网电价指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的电价水平)。
  我国“三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可开发规模达数亿千瓦,目前整体开发率还很低,既然海上风电成本高昂,而沿海地区又需要清洁能源,是否应考虑将“三北”风电输送到东部沿海?
  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三北”风电基地风电造价7000元/千瓦,发电小时2500~3000小时,风电合理上网电价仅0.5~0.6元/千瓦时;从“三北”到华东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在1500~2500公里之间(呼和浩特~上海1500公里、酒泉~南通2500公里),以我国现已建成的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为例,工程输电距离约2000公里,输送容量640万千瓦,总投资230亿元,折算单位投资为3600元/千瓦,输电价格0.15元/千瓦时(利用小时4500小时,若利用小时2500小时则输电价为0.27元/千瓦时)。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将“三北”基地风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输送到华东沿海,风电加上输电工程总造价仅10600元/千瓦时,远远低于海上风电单位造价;送电下网电价在0.7~0.9元之间,同样低于海上风电合理电价。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送端风火打捆,则输电工程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输电成本进一步下降,送电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海上风电技术取得突破、建设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前,应优先开发风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的陆上风电,通过先进输电技术输送到沿海负荷中心,替代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
  习近平同志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针对以上风电发展的观点,笔者在现阶段的分析中,对很多边界条件进行了简化,一些结论难免偏颇。为转变我国风电发展方式,推动风电科学健康发展,需要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调查问题,细致分析研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牵头组织,就相关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针对具体地区、具体点位,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计算和分析,并提出系统全面的研究报告,支撑我国风电发展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