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乘用车共有7款车型的能量密度超过120 wh/kg,分别为2款东风车型搭载德朗能的电池;3款北汽新能源的车型搭载孚能科技的电池,1款比亚迪的车型搭载比亚迪的电池,拿高补贴的车型占总乘用车数量的1/10多一点。
新能源客车
新能源客车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客车车型为主,共有76款车型入选,其中纯电动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48款,燃料电池1款。
从电池类型上看,纯电动客车中除1款待定外,其余都采用磷酸铁锂或锰酸锂电池,暂无三元电池的应用,由此推测,三元电池虽然已解禁,但安全这道“槛儿”还不太好过。
此外,从补贴额度来看,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拿到1.2倍补贴的仅1款车型,拿到1倍补贴的车型16款,有6款非快充车型和全部4款快充车型仅能拿到0.8倍补贴。从数据可以判断,大部分客车车型只能拿到标准补贴额度,对于高倍数补贴,非快充类客车,可能由于磷酸铁锂等电池能量密度还达不到高倍补贴的要求。
纯电动专用车
专用车共入选36款车型,全部为纯电动,其中,22款车型采用三元电池,9款车型采用锰酸锂电池,5款车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36款车型的能量密度均达到了90wh/kg的补贴门槛。
电池企业注入“超预期的动力”
从本批《目录》的数据统计中可看出,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三元车型仍占多数,拿到1.2倍补贴的只有少数几款车型。新能源客车领域仍是磷酸铁锂的疆场,三元在客车领域虽已解禁,但还未破冰,安全问题需要企业重点攻关。从《目录》来看,拿到高倍补贴的车型并不多,这反映了国家在审核时的谨慎,也意味着新能源车企需要改进生产工艺,而电池企业更要提高核心技术,生产优质的电池产品。
首批《目录》提前放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第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很大。上了《目录》的车型将开启正常的生产销售模式,电池产业链进入正常生产周期,至于这些车型什么时候大批量生产出来,还要看各方的谈判进度,比如整车企业和上游电池生产企业关于电池价格的谈判。电池生产企业也会放开接单,加快生产。因此,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进入规范有序的运行状态,而不是在忐忑中等待《目录》的放出。
从目前已颁布的政策综合来看,2017年是未来三年内政策环境最为确定的一年。虽然国补退坡对产业造成了一定压力,但退坡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2017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生产的最佳窗口期,今年车型推荐目录的逐步出台,将推动优质车型快速增长,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的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