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阶段,作为欧洲燃气企业的代表——法国ENGIE集团开始积极向上游领域延伸。作为一家传统的以提供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公用企业,法国ENGIE集团认识到传统天然气的供给多元化有利于保障供给,探索新型供应方式有利于摆脱传统能源供应的限制,与内部业务形成协同,保障欧洲及全球日益增长的对LNG的供应需要;同时,进入利润较高的勘探和开采领域,有利于弥补企业内部其他受监管且利润较低的业务板块。
为此,ENGIE集团以欧洲地区为主,每年向上游投入近10亿欧元,在近20年的时间内相继收购了德国EEG公司(获得德国北海范围和哈萨克斯坦的开采权),英国北海的天然气股份,以及挪威、印尼、卡塔尔、利亚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海上天然气田股权,多则控股,少则30%。在短短的20年内成为欧洲第二大天然气购买商,全球第三大LNG进口商,在16个国家拥有344张天然气开采许可。从一家欧洲公用企业跃升为全球天然气领域的代表企业。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目前也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做强业务成为关键,而“一带一路”恰好给其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给燃气企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一带一路”区内有超过500个未投产气田,2P天然气储量19.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如果这些气田得到开发,天然气产量累计可达1.59万亿立方米。目前国内众多城市燃气企业正在筹划向上游延伸,无论是从天然气供应保障角度,亦或是从获取上游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燃气企业都有较强的投资冲动。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城市燃气企业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项目投资、股权收购等领域的合作将面临一系列机遇。
其次,部分“一带一路”沿线油气资源国受到地缘政治和他国制裁的影响,其新的目标市场将转向亚洲,但是在通道布局上明显暴露出不足。特别是中亚俄罗斯地区,其出口通道依据传统市场需要建立,资源市场与传统市场的联通格局已形成,且近几年受到西方制裁,其陆上通道能力西向过剩、东向不足、南向空白、海上单一。俄罗斯在油价低迷情况下,经济增长乏力,国家基础设施匮乏,无力支撑高昂的建设成本,天然气合作已经成为让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
最后,“一带一路”区内主要天然气生产国普遍缺乏开发资金,下游产业发展滞后,需要通过扩大投资、引进先进的商业模式实现天然气产业现代化改造。而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受益于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红利,无论是从自有资金、融资渠道、应用技术和下游商业模式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区内国家拓展下游市场、提升天然气使用效率和提高企业收益带来重大利益。
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的风险
尽管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内燃气企业要想进入“一带一路”区内国家,与其开展天然气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1、民族主义风险。资源民族主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天然气合作中必须要考虑和防范的风险。天然气资源是资源国的战略资产、支柱产业和核心利益。在资源民族主义者看来,外国资本天然气合作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源,合作并不利于本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尤其是当一国与资源国合作规模所占比重较大时,资源国国内容易产生本国天然气产业被外国资本所控制的担心。
2、合作政策风险。近年来,一些重点资源国为了切身的利益采取更加养的对外合作政策,通过增加控制、增设条件、提高税费等手段降低投资者收益。例如,哈萨克斯坦通过修订油气法规增加了政府在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力和主导权;设立“哈萨克斯坦含量”,提高本土化比例;取消产量分成合同模式,代之以合资公司模式,提高哈国家油气公司权益。凡此种种,大大侵蚀了国外天然气企业的收益,需要我们谨慎应对。
3、经济性风险。“一带一路”区内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国家经济欠发达,外汇储备不足,货币大幅贬值,债务风险骗高,存在偿付风险。区内多数国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
4、海外项目运作风险。就国内燃气企业而言,只是随着这些年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才开始有了走出国门实施海外项目并购的尝试,然而就成熟运作方式和经验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功课还很多。一是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国内也缺乏相应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和融资手段作为支撑;二是实现海外收购和项目运营不仅需要在金融、法律、财务、技术、公关等各领域人才,更需要有对国际市场把握敏锐,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现代企业管理、懂国际营销的一批跨国经营人员。这对目前的中国城市燃气企业来说确实是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