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2015年广西汽车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23家,汽车工业完成总产值2424.79亿元,汽车整车产量229.4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0.52万辆和204.00万辆,东风柳汽产销量分别为28.34万辆和28.23万辆。预计2016年广西汽车工业产值2670亿元,汽车产量达240万辆。广西已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31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获得了国家公告,产品涵盖了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邮政车、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纯电动仓栅式运输车、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等多种车型。
据悉,2015年,广西共新增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336辆。其中节能与新能源客车1221辆,包括纯电动客车58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368辆,混合动力客车270辆;新增纯电动轿车115辆。其中南宁市新增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306辆、混合动力客车135辆。
据悉,南宁、柳州、桂林等主要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12,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目标意见的函》(国能综电力〔2015〕749号)的任务分解,初步规划到2020年,广西建设充电站303座,充电桩7.6万个,折算后共计可服务标准车辆104647辆;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共计274303万元,配套电网建设投资共计101812万元。
广州400辆新能源公交将于年前上路
罗冲围充电站是广州交通集团规划建设的系列大型充电站之首个项目,未来将继续在茅岗、番禺、荔湾等区域进行规划部点,为广州市公共交通行业新能源应用做好配套服务。
该站共建有21套充电桩。其中,三相交流桩84kW快充桩(采用2台42kVA交流桩合并而成)10套,120kW双充直流一体式充电桩3套,90kW双充直流一体式充电桩5套,30kW单充直流一体式充电桩3套,可供比亚迪、金龙、海格、五洲龙、宇通、北汽、江淮、帝豪、奇瑞、东风等多个品牌新能源客车提供充电服务。充电站甚至考虑在闲暇时段向社会开放,为新能源私家车主提供车辆充电服务。
随着充电配套设施的逐步到位,广州公交系统的新能源化也将步入快车道。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通知,预计到2020年,广州市的公交车中,将有65%为新能源客车。
昆明将建12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3万多个充电桩
昆明市工信委日前发布消息称,昆明市规划到2020年新建12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35800个分散式充电桩,构建覆盖全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体系。
据介绍,经过数年推广,昆明市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但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截至2015年底,昆明市累计建成306个充电桩,目前仍有278个充电桩在建。
按照相关规划,昆明市今后将以居民住宅区及办公场所停车场地建设自用充电桩和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等特定行业停车场地建设专用充电设施为主,全面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体系。
昆明市工信委表示,到2020年,昆明市将建设122座充电站,包括36座公交专用快速充电站、8座环卫专用充电站、18座物流专用充电站、3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含电动出租车专用)、10座旅游车专用充电站以及20座城际高速公路公共充电站。此外,昆明市还将建设35800个分散式充电桩,以满足未来5年新增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据介绍,昆明市将对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公交车辆(含出租车)充电服务费最高限价为0.62元/千瓦时,非公交车辆最高限价为0.72元/千瓦时,充电时不收停车费,所收费用将用于弥补充电设施运营成本。
成都:4年后成都城区每公里都有充电桩供电动汽车充换电
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1.1……”12月23日,《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出炉。《征求意见稿》对未来成都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规划。
5城区外约1.5公里一个充电桩
在城市核心区,1公里内就能找到电动汽车充电桩——这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在去年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目标要求。
本次成都《征求意见稿》将2020年规划范围划定为成都中心城区,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管辖范围及绕城高速路外侧500米生态带以内,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等区域。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非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5公里。
满足约12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作为2013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城市,成都近年加快建立完善的充(换)电设施服务体系。《征求意见稿》指出,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成都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1.1;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满足至少约12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那么,成都市将如何又快又好地建设充(换)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引导国企、民企、私人业主等多方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创新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架构,支撑充(换)电设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