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问题
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煤炭产能过剩。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下降,供给能力过剩。手续不全在建煤矿规模仍然较大,化解潜在产能尚需一个过程。
结构性矛盾突出。煤炭生产效率低,人均工效与先进产煤国家差距大。煤矿发展水平不均衡,先进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和技术装备落后、安全无保障、管理水平差的落后煤矿并存,年产 30 万吨及以下小煤矿仍有 6500 多处。煤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竞争力弱,低效企业占据大量资源,市场出清任务艰巨。
清洁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煤炭开采引发土地沉陷、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等,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滞后。煤炭利用方式粗放,大量煤炭分散燃烧,污染物排放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地温、地压等灾害愈发严重。东中部地区部分矿井开采深度超过 1000 米,煤矿事故多发,百万吨死亡率远高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煤炭经济下行,企业投入困难,安全生产风险加剧。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煤炭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煤机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煤炭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待加强,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煤矿关闭退出机制不完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难度大,退出成本高。煤炭企业负担重,国有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突出。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市场意识和投资决策水平亟待提高。
三、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煤炭消费比重下降,消费重心加速东移,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风险挑战加大。
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受能源需求增长放缓,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能源供需宽松,价格低位运行。能源供给多极化,逐步形成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多极发展新格局。发达国家能源消费趋于稳定,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较快增长。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能源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煤炭消费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主要煤炭消费地区分化,受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应对气候变化、廉价天然气替代等因素影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煤炭消费持续下降;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经济较快增长,电力需求旺盛,煤炭消费保持较高增速,成为拉动世界煤炭需求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
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全球煤炭新建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供应充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市场竞争,主要产煤国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关停高成本煤矿、减少从业人员、压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世界煤炭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矿数量持续减少,煤矿平均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快速提升,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明显。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能源革命加快推进,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行业发展面临历史性拐点。
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总量仍有增长空间。立足国内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必须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煤炭占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的 90%以上,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程度最高的能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必须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出发,将煤炭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石,不能分散对煤炭的注意力。
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在经济增速趋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 6.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耗能行业产品需求增长空间有限,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3%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快。我国能源结构步入战略性调整期,能源革命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供应转向由非化石能源满足需求增量。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对煤炭等传统能源替代作用增强,预计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 15%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达 10%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 58%左右。
生态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加。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迫切。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已提出 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国家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煤炭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必须走安全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的道路。
煤炭工业发展迎来诸多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为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高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为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布局和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煤炭行业转换发展动力、提升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综合判断,煤炭行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开拓煤炭工业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