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燃料的厂后管理,降低入炉燃料成本
一是加大质检力度,打击燃料掺杂使假行为,尤其是严格控制入厂水分。二是强化料场管理,坚持“分类堆放、合理晾晒、烧旧存新”的原则,充分提高燃料热值。三是经济掺烧,根据燃料品种,设计了六种燃料掺烧模型,麦秸秆、玉米杆等软质燃料掺配原则上不得低于20%,通过调整燃料掺烧结构,有效降低入炉燃料成本。四是按时校验皮带秤,确保准确性,为料耗统计计算提供依据。
(二)生产环节
就生物质能电厂来讲,生产环节主要是指从燃料加工、上料、燃烧调整到发电上网这一系列活动。这个环节涉及到燃料质检化验、燃料加工、调度上料、设备管理以及发电运行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必须本着安全生产的原则进行,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对能够提高经济性方面的因素加强管理,因此,生产环节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邓州项目投产以来,也发生了许多安全事故造成机组停机修理,直接影响发电量11735万千瓦时。究其原因,就是轻视小机组,放松了管理,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基础薄弱。为此,邓州公司2015年以来,加大了安全生产治理活动,围绕“七个加强”,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设备是企业的主人、违章就是事故”等理念,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上台阶。
邓州公司根据其储存生物质能燃料的特点,始终将消防工作作为安全管理重点。针对麦收和秋收季节麦秸秆、玉米秸秆大量收购进厂,严格执行运料车辆安装防火罩、人员车辆严格出入厂登记、进入厂区人员一律交出火种制度;按规定保持料场防火通道畅通,在厂内的主干道路口设置限速标识和道路广角镜,要求供应商车辆遵守厂内交通安全规定。为防止生物质燃料发生自燃,加强对料场巡视监控,进一步明确了料场消防巡检路线和内容,规定每两个小时对料场消防情况巡视一次。控制码垛宽度和高度,预留消防通道,严格执行料场安全及防火规定,确保火灾隐患可控再控。
自2015年以来,我们根据大唐集团公司“三层三级”的工作要求,依照“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思路,持续落实“三基”工作实施计划,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树立“想当将军的士兵首先要当好班长”的理念,在薪酬待遇、荣誉激励、职业发展等方面对班长倾斜,完善班组绩效评价体系,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班组,突出班组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提高设备可靠性
邓州公司2012年发生非计划停运24次,因设备原因减少发电量4973万千瓦时,2013年发生非计划停运14次,减少发电量3258万千瓦时,2014年和2015年发生非计划停运次数显著下降,减少发电量分别为2428万千瓦时和1076万千瓦时。
在经历了2012年如此频繁的非停事件后,邓州公司总结经验,并加强力度对设备情况摸清底数,找到问题症结,并有针对有重点地治理改造设备存在的隐患。这几年分别在上料系统、锅炉、汽机、电气系统方面进行了改造,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增加了安全系数,最大限度消除影响产量因素。
(1)对上料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将之前料仓上料系统设计的双螺旋输送机拆除,燃料由皮带直接落入料仓,有效杜绝了堵料现象,且可节约用电约40万元/年。此项目改造之后,未再发生过因上料系统堵料而造成机组非停的事件。
(2)2014年组织系统专业人员初步解决了关于锅炉受热面积灰严重的问题,有效延长了锅炉运行周期;对引风机叶轮进行了改造、材质升级,改造后引风机运行平稳,有效保证了锅炉连续稳定运行的需要;对一、二次风机进行联通改造,加装了手动蝶阀进行隔离,有效避免了因一、二次风机故障而导致机组停机,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另外对省煤器进行了改造、材质升级,有效降低了因省煤器泄漏而导致非停的几率;对振动炉排挠性管进行了整体更换,同时对运行方式也做了相应调整,避免了挠性管弯头处多次发生爆管的现象。
(3)通过在#1、2汽机侧分别增设一台疏水扩容器,将经常疏水作用变为启动疏水备用,另外还集中力量解决了机组自动主汽门和高压调门不严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增加了机组安全系数。
(4)增加了快切装置,提高了厂用电切换的可靠性;添加了保安电源装置,确保了厂用电全失情况下的备用紧急用电,提高了机组安全性。解决了电气二次存在的重大隐患,将两台机组380V工作段直流控制电源单电源改造为双电源供电,解决了易引发大面积控制电源失电的问题;电动消防泵保护由电磁感应继电器改为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消除了保护误动的可能,确保消防系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