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造苗木花卉产业
大力发展以苗木花卉为主的生态产业。加强苗木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引进、转化与推广,完善苗木科技支撑体系,打造苗木人才队伍,引导土地流转,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苗木花卉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转变苗木经营方式;建立苗木花卉园区和科技小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组织化模式以及“互联网+苗木花卉产业”营销方式。规划期末,网上销售比例达到70%以上,打造2个以上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苗木花卉品牌,培育花木购销龙头企业2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0家以上,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科技小镇特色基本形成。
(四)做大生态旅游业
依托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黄家葡萄酒庄和“国家农村休闲AA级旅游景区”、东胜生态园等品牌优势,以发展苗木花卉、特色农业、园艺业和乡村旅游业为重点,以大辛庄镇为先行示范乡镇,打造成相对集中的三组“户、街、村、田”风景如画、休闲度假的美丽乡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规划期内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达到10家以上,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大产业,推动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河北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一)严格控制生态红线
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制定空间开发负面清单,划定大气、水、生态不同要素的城市格局红线体系,将环境资源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方向、规模、总量、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空间,优化城市格局、产业布局。把空气质量基线作为城市发展的硬性约束性指标,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产业规划及道路交通规划等整个国民经济规划体系之中。
基于空气质量基线研究划定城市大气环境红线、确定城市人口、能耗及排放量的承载上限。从人口、规模、布局、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污染物控制等多个维度,建立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和目标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生态红线、风险防线、资源消耗上限和生态环境容量底线等核心内容。
(二)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1、严把环境准入关。按照环境容量和总量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严格把关产业园区新建项目,加强对入园企业生产的监管,对未批先建、不执行环评审批意见、不按环评批复要求落实环保治理措施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惩处和整改。
2、严格控制燃煤和老旧车辆。通过改用电、气等清洁能源,有效降低工业及社会燃煤总量。加快启动电厂余热供热工程,淘汰燃煤锅炉。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实施煤改气和酸洗槽封闭治理、冲天炉改电炉、水卷材企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强化机动车环保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狠抓扬尘治理,加强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及道路施工现场扬尘环境监管,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各种煤堆、料堆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严禁烟雾排放和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行为,进一步规范烧烤经营行为。
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一)创新生态管理机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绿色崛起。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习惯,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绿色产业引导发展体制,建立绿色产业名录,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在土地供给、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生态经济领域。
(二)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出台生态补偿条例和实施细则,实现生态补偿标准化、常态化。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做到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费用,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作出赔偿,环境受益方有责任和义务向优良生态环境提供方进行补偿,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三)健全生态监控体系
加强日常环境监测和应急监测,建立布局合理、数据可靠、监管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信息发布体系。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健全和完善环保责任考核机制,做好环境质量的监测、发布、预警和风险防范工作。完善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以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作为考核标准。
五、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新闻发布力度,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微博、微信、手机报、网站、论坛、内刊等平台开设生态文明宣传专题、专版、专刊。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积极开展环保监督,协调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引导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监督。依托各类监督平台,引导公众客观、理性投诉生态违法事件。完善环境保护内化的社会治理和自律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构造全社会环境保护自律体系,形成持久的环境意识形态,提高环境保护软实力。
第十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作用巨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依照“布局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适度超前”的原则,使其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做好衔接,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一、打造华北重要交通枢纽
强化定州市全国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构建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加强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交通联系,建立与定州市区位、职能相适应的协调、可持续、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以航站楼建设和曲阳支线为依托,实现公路与铁路、航空、海港“零距离转乘”和物流过程的“无缝隙衔接”,打造极具辐射力的现代交通枢纽,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铁路
在整个市域形成“三纵一横”的铁路网格局,其中三纵分别为京广铁路、京广高速客运专线和京石城际轨道线;一横为朔黄铁路。
(二)高速公路网络规划
保持现有京珠高速公路,作为定州区域交通联系的快捷通道;在市域东南方向,规划石港高速选线方案。
(三)一般公路
对河龙公路、定魏公路、定深公路、安承公路进行改造升级,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完善道路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园区、重点乡镇、物流中心等节点的便捷连通。
图3 定州主要道路体系
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一)信息网络
重点推进农业、教育、卫生、城市管理、环保监管、公共安全、金融财税、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基于网络的政务公开和办公自动化,探索开发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的新模式;引导企业建设信息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信用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信息网络的宽带化和综合接入网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促进互联网、电信、有线电视三网融合,实施三网合一工程,推动物联网应用。
(二)电力网络
加快电力主网升级,改造城乡配网,推进电网智能化,加强需求管理,规划建设电站升级扩容工程和项目。
(三)燃气网络
编制城市天然气规划,促进城镇管道气建设。加强对储配站的监管力度,建立监管有力、竞争有序、布局合理的管道液化气供应体系。
(四)供水网络
加快完成规划区域的供水管网布局,按照城乡供水同网、同质的要求,完成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行一户一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
(五)排水网络
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抓好城市防洪排水工程,逐步改造市区易积水区域,完善城市排涝预案,全面疏通城市排水管网和沟渠。
(六)公交网络
坚持“统一管理、竞争有序、投资多元化”的城市公交发展方针,完善城市公交体系,强化行业监管力度,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安全、更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大力发展城乡公交,实现城乡便捷联系。
三、健全村镇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资源整合、共享互补,分类分级、构筑网络,统筹兼顾、城乡一体的原则,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严格按照配套标准设置教育设施,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体系。在进行村庄合并和搬迁时,考虑合并规模较小的学校,将其搬迁到发展条件较好地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体系,形成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城乡社区医疗机构的金字塔结构医疗设施。
按照中心城区-镇-中心村-基层村梯度配置文体设施。中心城区以规划建设大中型文化设施为主;各镇配置文化站,内设一定规模的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设施;中心村要求建设小广场、小公园、社区文化室等基层文化娱乐设施,同时配置一定的体育设施,满足群众对文化体育设施的需求。
第十一章 构建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实现定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强化保障措施,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完善决策目标体系、执行责任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实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一)设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定州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定州市“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吸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专家参与,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协调配合,充分研究论证,形成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