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工程,建立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增速同经济发展增速同步。优化收入结构,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问题,健全企业欠薪保障应急周转金制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鼓励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切实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以扩大全市主导产业就业创业规模、提升劳动者获取收入能力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提高主导产业和主要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的调控与监管,规范企业内部薪酬管理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发布部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逐步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专栏12 社会事业重点项目
竣工项目:市人民医院二期(4.5亿元)、华佗中医院新院(4.5亿元)、蒙城县中医院新区(2亿元)。
开工项目:实施三县一区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40亿元)、亳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亿元)、唯康国际(亳州)养生养老产业园(10亿元)、谯城区中医养生保健中心(9亿元)、谯城区康复医院(8亿元)、涡阳县人民医院新区(8亿元)、蒙城养老康复中心(6亿元)、利辛县第三人民医院(6亿元)、涡阳县妇幼保健医院新区(4亿元)、安徽济民肿瘤医院(4亿元)、黉学中学市经开区校区(2.5亿元)、风华中学市经开区校区(2亿元)、亳州师专附属中学(2亿元)、亳州市特教学校新校区(1亿元)、中药科技学校二期(1亿元)。
推前期项目:亳芜园区职教城(35亿元)、润春华健康产业园(9.5亿元)、市中医院(9亿元)、上海汉循亳州长征骨科医院(5亿元)。
第十一篇 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按照依法治国总体部署,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十八章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深化平安亳州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实名登记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加强社区治理,提升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社区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民情恳谈、社区论坛、居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机制,制定基层自治章程和村(居)民公约,促进居民群众在城乡社会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构建惠民、便民、利民的“全天候、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按照“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要求,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加强社会协同治理。完善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民主听证、协商制度,实施重大项目或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理顺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者关系,发挥社区服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治安保卫、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作用,形成共治局面。建立民主评议工作制度,把群众评价纳入社区考核体系,将社区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打造一批专业化、能力高、服务优的社会组织品牌。
加强信访工作。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三位一体”责任机制,坚持完善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进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健全“大调解”组织网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加强社会公共事务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史志编修、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加大青少年群体关爱力度,做好禁毒工作,切实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推进“双拥”工作,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水平,抓好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建设,加强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驻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
第三十九章 构建公共安全体系
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健全社会矛盾预防预警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创新民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建立为民服务中心(代理站)。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建设食品药品网上监管系统,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争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五位一体”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智慧安监”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健全预测预警、应急救援机制。
实施“天网工程”。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视频数据平台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管控科技化水平,有效预防、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社会治安和火灾防控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涉及黑恶势力、严重暴力、毒品、邪教、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建立智能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健全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完善四级救灾应急预案,建设市、县(区)救灾物资仓储中心,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减灾社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50%以上社区达到国家减灾标准。
第四十章 着力推动依法治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政府事权划分,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权力事项增减调整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做到清单外无收费。建设全市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等,做好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对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和水平。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事项决策必经程序,规范各级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着力推进司法公正。落实中央、省关于司法机关改革部署,执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的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证据裁判规则,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行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增强对司法活动监督的合力。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社会诚信和公民道德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探索实行失信发布制度,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弘扬亳州优秀地域文化传统,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创建活动。按照“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模式,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加强民主协商建设。完善协商的会议形式,就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大问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建立人大、政府、政协三方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年度立法协商计划,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参与。探索制定协商事项目录,细化协商条件、范围、程序和责任,并及时对外公布。切实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等的沟通协商。依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定期编制、公布、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把事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及重要部署作为政协协商的主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切实做好人民团体协商,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协商。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政令畅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三严三实”教育,争做“四个自觉”的模范,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三十条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党委(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统一领导,压实“两个责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畅通举报渠道,严格纪律审查程序,严明纪律审查纪律,提高纪律审查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深化“三转”要求,找准职能定位。切实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