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是考验城市管理能力的镜子。在济南市垃圾围城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反思。16日,济南市城管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负责人,就垃圾处理、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等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填埋场每天被迫多“吃”800吨
随着济南市人口的增长,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范围的扩大,2013年10月以后,济南市的垃圾量,出现了飞速的增长,仅一年时间,市区垃圾量就猛增到了3400吨。
“城乡一体化后,将章丘、济阳县的垃圾也纳入收运范围,目前整个济南每天垃圾量已达到3800吨左右。”济南市城管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孙杰介绍,2013年6月前,济南市垃圾量不足2000吨,光大焚烧厂和填埋场设计处理量共计2600吨,基本可以实现零填埋。
垃圾量猛增后,垃圾场建设就显滞后。“对垃圾量增长这么迅速估计不足。”孙杰说,2013年10月以来,济南市的垃圾处理厂就一直超负荷运行,填埋场设计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
“焚烧厂进炉处理量每天2000吨,市区剩余的1400吨垃圾都要进场填埋。”孙杰说,填埋场设计量每天600吨,却要再多“吃进”800吨的垃圾,而光大处理厂,每年的处理量高达90多万吨,也在超负荷运行。
5座处理厂不够用,新厂建设提上日程
孙杰介绍,目前整个济南市在建和运行的垃圾厂有5座,包括光大焚烧厂、第二填埋场及正在建设的三场,另外平阴和章丘各有一个填埋场。
“三场设计日填埋量784吨,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垃圾处理困局。”孙杰预计,济南垃圾增长幅度将稳定在2%到3%,三场启用后,能长期满足省城的垃圾处理需求。
孙杰还透露,建焚烧厂是目前济南垃圾减量的主要途径,之所以要建焚烧厂,“是因为土地稀缺,建填埋场非常难,而焚烧厂产生的炉渣可以再利用造砖,剩余2%左右的飞灰,可以无害化填埋,这样占用填埋场的空间便会大大减少,填埋场就能维持几十年的使用。”
孙杰说,下一步要迅速建立新的垃圾处理厂,提高垃圾焚烧处理的能力,最好实现零填埋。“目前由发改委做选址论政策,新厂的建设提上日程了,我们至少建1500吨以上的处理厂,届时基本能消化目前的垃圾产生量。”
新厂将考虑生态补偿,规避邻避效应
据孙杰介绍,山水集团曾在国家发改委立项,生产水泥、焚烧垃圾协同处理,选在平阴县,但项目迟迟未建,给济南垃圾处理带来了一定的被动。而济南要建的焚烧厂,由于邻避效应,选址仍是个难题。孙杰说,加上建垃圾处理厂对当地税收没有大的帮助,甚至还有可能影响产业发展,因此各区县的立项配合积极性并不高。
此前光大焚烧厂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光大焚烧厂还有扩容的潜力,可以增加两条750吨的生产线,但由于“多方反对,该项目迟迟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