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青海:智能变电站落户高原 提供安全优质电能

添加时间:2015-07-16 10:29:38 来源:国家电网报

6月16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由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建设的夏德日110千伏变电站工程赫然在列。在工程建设一年多的时间里,建设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克服了高寒缺氧、风沙大、冬季长等不利因素,实现了在高海拔地区建设智能变电站一次投运成功的目标,高水平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高原困苦多

2013年5月初,青海省泽库县大草原上呼啸的寒风无休止地吹刮着枯黄的牧草,大地一片萧条。夏德日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业主项目经理陈德平经过一路颠簸已顾不上这些,他抖擞精神带着3名项目部成员径直来到落成不久的工程项目部,提前两个月为开工建设做前期准备。

夏德日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最南边的泽库县泽曲镇的高原牧区,距省会城市西宁市350公里,海拔3700米。这项工程是泽库地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它的建成解决了当地1136户无电户的用电问题,此外,泽库地区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和风能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工程存在海拔高、气候差、建设有效施工期短等困难,且该工程是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一座110千伏中小型电力工程,同时也是黄化供电公司首座自主建设的全智能化变电站,在质量把握、标准工艺等方面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说到高原上的艰苦环境,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陈永胜深有感触:“那里的海拔太高,气压很低,工地上煮面条时间不够就熟不了,等煮熟了,面条都碎得捞不到碗里了。饭还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消化胃更难受。所以工地上会备一些干粮,大家饿了就补充一些。”

如果说高原反应还能通过时间慢慢适应,那么极端恶劣的天气则是阻挠工程进展的又一只“拦路虎”。冬季漫长、春季风沙大、夏季雨水多……掐指算下来,一年中的有效施工期只有6月至9月这短短4个月的时间,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地挑战着每一个人的生理极限,更挑战着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内外部困难并存,工程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参建人员无不咬紧牙关一边努力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一边积极地开展工作,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退缩。

顶着风沙干

2014年3月,在GIS组合电器设备开始安装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因素对其安装调试的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前往泽库县气象局调取了3年内的气象数据,结合工程进展情况,经过大量的分析论证,施工日期最终选定在风沙最小的4月中旬。

由于此次安装的GIS设备为智能设备,安装条件和工艺要求极高,必须在无尘的条件下完成,且对温度、湿度等条件也有着苛刻的要求。

为确保安装、实验、投运一次性成功,陈永胜还专门定制了长、宽为3米,高达4米的大帐篷,帐篷内安装了吸尘器、加热器等设备,确保安装条件满足要求。在GIS组合电器设备的外部,又搭设了一个长、宽各2米,高1.5米的小帐篷,对其进行“二次保护”。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大家便铆足了劲开始干了。

三分现场,七分准备。每天早晨6点左右,草原上的天刚刚亮,陈德平带着施工人员和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裹着厚重的棉大衣冒着凛冽的寒风早早地来到大帐篷里做GIS设备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