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低温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

添加时间:2014-09-23 10:54:24 来源:计鹏新能源

           我国“三北”地区风资源丰富,目前全国装机总容量的70%分布在这一区域。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冬季温度比较低,最低温度低于-30℃,低温问题是这些风电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这种情况下机组的运行工况、零部件的性能、机组的可维护性等方面将发生变化,可能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超出了设计允许范围,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1低温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出力特性的变化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的输出功率P与风轮的气动效率Cp、空气密度ρ、风轮的扫风面积A以及风速v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P=Cp*ρ/2*A*V3
            显然随着冬季温度的降低,空气密度将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特别是失速型机组的额定出力将增加,可能出现过发过载现象;夏天气温上升,空气密度将下降,将导致机组的出力下降,应有的效益不能完全发挥。特别是在冬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区,需要对影响出力的叶片安装角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和必要的处理,尽量降低因空气密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叶片翼型的气动力也受到表面粗糙度和流体雷诺数的影响。冬季容易出现雾凇现象,叶片表面“结晶”,粗糙度增加,会降低翼型的气动性能;另外在某些特殊天气如风雪交加的条件下,空气的粘性作用和雷诺数将发生很大变化,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临界攻角等特性均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现象和对机组的长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低温对主要机械部件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客观上因为低温的应用范围毕竟有限,此类设备的经验和知识远没有常温和高温环境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同种类的零部件受低温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金属机件应根据承受载荷的形式予以区别对待。例如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箱、主轴等,承受冲击载荷,这类零部件需重点防止低温时的脆性断裂,提高材料和机件的多次冲击抗力。材料的化学成分、冶炼方法、晶粒尺寸、扎制方向、应变时效以及冶金缺陷等是影响冲击韧度和冷脆转变温度影响的主要因素,需要在设计时认真对待。采取适当的热处理方法(淬火+回火)能显著提高材料多冲抗力、避免应力集中,表面冷作硬化和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等措施均能提高多冲载荷下的破断抗力。
          当然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出现较大的冲击载荷也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风速较高时机组频繁投切启动,紧急制动等工况对机组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应在设计上采取措施降低此类情况发生的概率。承受循环载荷的部件如机舱底板和塔架,一般是大型焊接件,此类零件在高寒地区环境温度下存在低温疲劳问题。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且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增大。因此焊缝将成为影响低温疲劳强度的关键环节。焊缝的抗疲劳能力主要取决于焊接质量和焊缝型式,如果焊缝中存在大的缺陷,非常容易引起低温脆断破坏。根据这个观点,在考虑低温型塔架的设计选材时,如果过分强调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选择D等级甚至E等级的钢,而焊缝仍按常规设计处理的话,很难说能达到希望的结果。这种过高地追求韧性而采用价格贵的钢种显然不经济。实际上在我国低合金结构钢16Mn及Q345C(GB/1591—1994)低温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用途广泛、能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已广泛应用在重要的大型焊接结构和设备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