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揭秘:如何复制高铁和特高压的成功经验

添加时间:2014-07-14 12:18:1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近期,溪洛渡—金华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沪汉蓉高铁全线开通。特高压和高铁技术再次令国人骄傲!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的背景下,两大重要基础产业的关键技术能够引领世界绝非偶然。

        我国特高压技术占据国际制高点
        特高压获得高层认可,能源局、国务院、习主席明确表态是特高压大规模推动最主要支撑。在中国,重大项目政府管制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高层的认可则意味着项目推进速度以及配套政策出台的加快。从特高压以往的历史来看,正是上层主管部门的不作为、议而不决造成了工程建设的延缓。上层的对特高压调整能源结构、解决雾霾、推动电能替代等的战略认可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电网可能人事变动所带来的行业的影响,特高压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
         国网今年“4交4直”特高压线路规划,明年“5交5直”线路规划,将逐步构建“强交强直”电网构架。12条电力通道中包含国家电网“4交4直”特高压线路,对于国家电网意味着特高压建设推进的重大胜利,明年将继续推动“5交5直”特高压线路规划的批复。12条电力通道的建设为“强交强直”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开了先河,这些线路的建设将为后续其它特高压线路的核准起到标杆和引导作用,如果线路过程中不出现什么重大事故,反对特高压建设的专家后续很难再以安全性、经济性、垄断性等以往反对的理由进一步反驳。 
       特高压技术获得国际标准认证、特变电工海外建设特高压工厂,落实特高压走出国门预期。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在IEEE发起的P1862、P1861和P1860三项特高压交流国际标准获得通过,进入正式出版阶段,标准的制定意味着特高压作为继高铁后另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出口的可能。而特变电工在印度的1200KV交流特高压工厂的建设则从实际生产和客户需求的角度表明了特高压交流技术和设备输出的市场实实在在存在。
        中国高铁发展迅猛 走出国门彰显实力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已建成一个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或者超过250公里的铁路)网,远超任何其他国家,也超过了整个欧盟的高铁网。而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至多只有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2014年7月1日铁路运行图大规模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占总列车数的54%,至此,在中国铁路大版图上,动车组数量首次超越一半,高铁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快速推动中国铁路走向世界之巅。
        近年来,中国高铁不断走出国门,成为继“熊猫外交”后的又一外交手段—“高铁外交”。这不仅仅是我国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笔者认为,更是我国通过高铁项目的合作与技术输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 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的6年间,中国高铁项目飞速发展,总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雄踞世界第一。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高铁凭借其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平稳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欢,成为人们探亲访友、旅游度假、工作出差的首选交通工具。而围绕高铁组成的各类经济圈和生活圈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亮点。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高铁已经成为又一“中国名片”,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让中国更加自信的面对世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