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不回押在风电场上的质保金。”一位知名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负责人对记者抱怨:“按照合同,出质保期后,如果风电机组达到约定要求,质保金就应该还给我。”
但即使质保期已经结束半年多了,这位负责人仍没有收到某风电场的质保金退款。该公司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加上尚未到期的质保金,这家知名的风电机组制造商2012年之前的质保金占款超过20亿元,是其2013年全年利润的5倍。
质保金是制造行业销售产品的惯例,以风电机组为例,产业发展初期质保期通常为2年,后来由于部分机组质量问题频发,大多延长至3-5年。为了向风电场开发商保证机组质量,开发商通常会让制造商押下销售额10%左右的质保金。待质保期结束后,如机组质量达到合同要求,才可收回。
然而,目前能够如期收回质保金的风电机组制造商却寥寥无几。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为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已达6.2万台,其中2012年以前安装的机组约有4.6万台。按照以往市场上机组供应合同的约定,应有74%左右的机组已出或接近出质保期,但实际情况却是,仍有将近3.4万台机组中的质保金被押,涉及金额超过200亿元。换句话说,因为机组质保期的延迟,制造商有200亿元的资金没有收回。
三大分歧争议难平
巨额款项无法如期收回,为风电机组制造商带来了诸多麻烦。
上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担忧:“这种状况不仅让制造企业在质保期间的机组维护"缺血",也对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带来消极影响,这几乎动摇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会严重伤害到我国风电产业的根基。
盈利的制造企业尚且如此,亏损或经营困难的制造企业就更惨了,被押的质保金款项很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看上去都是风电开发企业延迟质保期“惹的祸”,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据了解,开发企业也有自己的理由和苦衷。
一位来自风电开发企业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机组质保期延缓或难出质保,其主要原因在于质量问题。从保护自己权益的角度看,开发企业延缓机组"出质保"的做法并不过分。”该项目经理认为,部分风电机组的质量难以达到合同要求。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长期跟踪国产风机的实际表现后发现,买卖双方在故障率、实际功率曲线、机组实际状况与合同和认证证书一致性三个方面争议最大。
制造商习惯使用可利用率衡量风电机组的可靠性,但开发商倾向于使用故障率。
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告诉记者:“只通过机组可利用率并不能反映机组的可靠性。故障率则更能直观的表示故障频次以及故障时间间隔等指标,这也与现场工作人员的直接感觉更接近一些。”
比如A机组在100天内出现了3次故障,排除故障共消耗了3天时间;B机组在100天内出现了1次故障,排除故障也消耗了3天时间,那么A和B机组的可利用率均是97%,但显然A机组的可靠性要差一些;其次,频繁的故障也会延长机组处于从启机、切入到额定功率之间时间,降低了机组的功率曲线,最终影响的是发电量。而两个机组的可利用率却是一致的。
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与合同中的差别是双方争执的第二个因素。
目前国内大部分整机制造商都是通过的设计评估或设计认证,在认证时并未对机组功率曲线进行测试。因此,大部分制造商提供的担保功率曲线,是通过设计仿真计算出来的理论功率曲线,但由于现场风况、传动链阻尼、系统测风等因素的影响,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与理论曲线会出现差异。
而机组的实际表现与合同及认证证书的差异,让开发商觉得上了当。
在投标时,风电机组的认证证书有设计评估符合证明、设计认证证书、型式认证、项目认证等多种形式,但是由于产品认证进入中国较晚造成大家对认证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很多时候大家拿着不同的证书却享受一样的待遇,全然不顾认证证书的限制条件。这就造成了机组的实际状况与认证机组之间出现性能和质量差异的情况存在,这为机组出现故障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