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2013年北京市十大节能减排事件

添加时间:2014-01-22 10:32:57 来源:北京日报

          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碳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同比下降4%、4.2%左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完成“十二五”目标的87%、77%左右,能源消费总量预计控制在7400万吨标准煤左右,为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本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按照全市“十二五”节能降耗与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性工作方案部署和年度计划安排,积极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盘点2013年本市节能减排重大事件,主要有:

  一、坚持制度和实践创新,规范、开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开市

  碳排放权交易是一项全国性的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筹备,本市建成了试点开展所需的企业温室气体报告报送、注册登记、电子交易平台等3个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草拟了10余项碳交易配套细则,编制完成了2005-2010年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搭建了试点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2013年12月2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在本市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碳排放配额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制度。2013年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二、在全国率先实行“三级双控”节能工作机制,本市成为唯一连续8年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省级地区

  2013年3月,本市编制发布《北京市2013年节能降耗与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和工作重点,将能耗强度下降率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下达至16个区县、17个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以及57家市级考核重点用能单位,基本搭建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节能目标分解体系。实行“三级双控”节能工作机制,构建了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合力推动的节能工作格局,是基于自身发展特点、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做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制度设计,在全市推动形成了“在发展中节能,以降耗促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全面探索“内涵促降”新路径,逐步构建了系统化的节能管理体系

  以推动能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为重点,着力打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的“组合拳”,强化政策促进统筹作用,全面探索“内涵促降”发展模式。一是深化技术节能,搭建节能低碳创新服务平台,发布年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和典型案例,促进产学研用供需对接。二是着力夯实“标准、计量、统计、考核、监测和监察”的六位一体基础能力,制修订并发布35项节能低碳标准,制定实施6项节能低碳统计制度,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建设和《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修订工作,使节能降耗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数可查、有量可核。三是广泛调动全民参与,率先发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切实使行为规范成为推动节能工作的内生动力。

  四、获批全国唯一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探索实践面向全国示范推广的服务业清洁生产工作促进体系

  2013年11月,本市出台《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并发布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三年推广计划。计划在三年试点期内,一是集中精力、整体推进318家重点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涵盖医疗机构、住宿餐饮等十个行业领域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单位。二是组织实施60个左右体现先进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业清洁生产项目,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给予项目投资总额30%的财政资金支持。三是树立30家左右清洁生产绩效综合评价较好的典型单位,在试点推进工作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经过三年建设,预计本市服务业能耗强度可以下降10%左右,可实现年间接经济效益6亿元左右,直接节约标准煤1万吨以上,减少水资源消耗400万吨,削减各类废弃物排放约10万吨,基本形成可面向全国示范推广的服务业清洁生产促进体系。 
     五、创新出台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市场化节能减排工作模式创新实现新跨越

  制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动市场化节能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标准、降低门槛、扩展类型,充分考虑本市节能改造投入成本较高、节能量相对较小等因素,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0-300元的财政奖励,奖励额度全国最高;在全国率先试点将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纳入财政奖励范围。节能服务备案企业达448家,位居全国第一;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节能量约24万吨,累计形成的年节能能力,约为年风能利用量的3倍;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节能改造6.2亿元,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额度170亿元。

  六、聚焦固废资源全链条综合处理,将鲁家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内首个集多种城市固体废物协同处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鲁家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基地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鲁家滩村,规划占地面积21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基地主要集约利用首钢总公司已关停的鲁家山矿区用地,共享鲁家山焚烧厂外部配套基础设施,集中布局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矿产”等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基地内能源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2013年12月24日,世界单体一次投运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鲁家山生活垃圾焚烧厂正式点火试运行,项目设计焚烧能力达3000吨/日。基地建成运营后,预计实现各类固废处理能力285万吨/年,年固废再生利用产品产值近20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