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风电行业遭遇了“寒流”,在此期间,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大型风电制造公司通过转型完成了产业布局,在今年中国风电行业开始转暖的背景下,复苏在望。龙头风电企业是通过哪些战略发展谋划度过行业寒冬,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此外,2011~2012年间,风电场出现了严重的“并网难”和“弃风”的问题,引起了电网企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电网企业的态度成为焦点。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该还是解决瓶颈性问题,即解决消纳市场范围受限等问题。
在被称为“黄金五年”的2006年到2010年间,风电行业的发展速度让外界惊讶。但是,近年来,风电行业在经历了高利润、高速度的野蛮生长阶段后也进入寒冬期,洗牌随之而来。
在此背景下,行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对战略发展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金风科技这样的企业,通过逐步布局风电场开发运营及风电服务业务,在行业逆境中,市场占有率开始扩大,今年行业转暖后,公司业务进一步回升。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任浩宁和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用“发展稳健”来形容金风科技。
布局风电服务等业务
在风电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金风科技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按照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的说法,这一阶段,金风科技开始由 “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商”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具备生产全球领先的整体风机的能力,还要具备风电前、中、后期的整体服务能力。”
为此,金风科技专门成立了从事风电服务业务的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也是在这一阶段,金风科技在风电场开发运营及风电服务两大业务逐步展开布局。
注意到,在风电上升期,越来越多的“淘金者”涌入风机制造业,这些“淘金者”在分享行业上升期带来的丰厚利润时,所遇到的问题也在逐步增加,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风电设备价格的下滑。
数据显示,2008年后,我国风机整机价格呈现出下降趋势,2008年为6500元/千瓦,2009年为5400元/千瓦,2010年下半年已跌落到3500元/千瓦以下。
当时,已有业内专家预言,价格竞争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坚持下去,质量有保证的风机企业将胜出。此外,行业那另一家龙头企业—华锐风电曾是业内惊叹的传奇企业。2006年华锐风电创立,此后仅用两年时间便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领域的冠军。2011年1月13日,华锐风电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每股发行价为90元,当时公司的市值飙升至千亿。2006至2010年的五年间,被称为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2009年前,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已经连续6年超过100%,这一数字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
逆境中市场占有率扩大
2011年,政策以及市场的变化,让风光了5年的风电行业骤然减速。这一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首度出现负增长,风电制造行业骤然进入寒冬,“活下去”几乎成了所有风电企业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此期间,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都遭受了严重冲击。2011年,华锐风电营收只有104.36亿元,下降近一半,净利润仅为7.76亿元,同比下降72.84%。同期,金风科技的营收下降近三成,跌至128亿元,净利润仅为6.06亿元,同比下降73.5%。
寒冬来临之后,华锐风电启动了向海外和海上风电进军的 “两海”战略,在公司财报中,“全力”进军海外市场被多次提及。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华锐风电还加大了设立子公司的力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华锐风电几十家分布于各个风电基地及海外市场的子公司被设立。
此外,从华锐风电这段时期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海外市场的表现成为一个亮点。华锐风电2013年中报显示,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增幅为108%。
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看来,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的海外发展方式最能体现两家企业各自的战略特点。
与华锐风电类似,金风科技亦在2011年开始了被称为“第三次创业”的国际化战略。
从金风科技官方获悉的信息显示,金风国际化战略的目标之一便是利用五年时间,把公司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这方面的收入要达到公司总收入的3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期,金风科技在第二创业阶段布局的风电开发运营业务及风电服务业务也开始发力,成为公司的利润支撑点。
2012年末,风电制造商经营状况继续恶化。不过金风科技在行业逆境中,市场占有率开始扩大,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金风科技市场份额为19.5%,连续两年夺得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