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政策未定,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胶着期。
“今年主办方找了我几次,最后倒贴钱叫我参加此次车展,我依然拒绝参展”,浙江比亚迪经销商陈建设在7月11-13日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会场外表示。
陈建设不愿意参加此次车展的重要原因是:杭州电动汽车市场并非真正完全的开放,“甚至还倒退了”,他的机会越来越小。
而这似乎与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汽车工业处处长何秀林口中的关键词“开放”有点背道而驰。
一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中号称最开放的杭州为什么会这样?
“杭州以前确实相对开放,我们也销售了一些车。”陈建设表示,不过2013年开始杭州市政府就有了变化。
杭州市政府在2012年底出台了一项计划:2013年计划推广34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换电模式公交车100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租赁车辆3000辆。
“在年初的会上,杭州市政府就已经全部指定了车型,其中车辆全部都是浙江本地的车企,我们是没有机会的。”陈建设表示。
对此,何秀林解释,这是特殊时期推出的一项计划,“杭州依然是开放的。”
特殊时期是指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空当期”。由于2012年年底“十城千辆”工程的收官,下一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具体政策依然没有公布。而杭州市政府为了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目前中央补贴政策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依然继续采取“中央+地方”的补贴模式推进相关工作。
“中央补贴是绝对没有问题。补贴覆盖期也会包括‘空当期’,因为杭州市政府此前已经打听了四部委的意思。”一位杭州市政府官员表示。
“补贴制定是一个过程,这也涉及了中央财政预算。”工信部一位官员回应关于补贴的问题。
当然,补贴何时能出台目前仍不知晓。
杭州变了?
此次杭州新能源汽车展十分冷清,参展的整车企业也寥寥无几,多数为浙江本地企业众泰、康迪以及东风裕隆等。
“全国这样的活动一年30多场,我们一般有选择的参加,有些活动对我们作用并不大。”一位没有参展的电动车企高层表示。而他的潜台词就是这个活动根本不会帮他们拿到订单。
这样冷清的局面或许让何秀林也有点尴尬。他是第一个喊出“开放的市场”口号的地方主管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
何秀林曾经表示,“杭州不管什么车,只要卖得出、有市场,就给补贴”。
2013年杭州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突然变得非常具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味道。
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宣布2013年推广3400辆汽车的推广计划时,而订单早已成为浙江车企的囊中之物。
100辆公交车的订单给了青年汽车,300辆电动出租车订单给了众泰,3000辆租赁电动车订单给了康迪和吉利。
“去年我们和一家杭州本地的租赁公司签约,原本它们也要购买我们车型扩展电动车租赁市场业务,但是后来由于拿不到补贴,合作搁置了。”江淮汽车一位业务拓展经理也有陈建设一样的困惑。
事实上,2013年杭州3400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依然得到了补贴支持。
“我们依然采取了‘中央+地方’的补贴模式,补贴资金力度大于从前。”何秀林对本报记者表示。
杭州正在等待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试点政策的出台,出台后会修改杭州现有的推广方案和政策。
面对外界认为杭州新能源汽车并不开放的说法,何秀林感觉很委屈。
“截至目前2563辆新能源汽车中,1095辆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全部是外地汽车品牌,包括福田、中通等;乘用车中也有一部分是外地的。”何称。
据何秀林透露,截至2012年年底,杭州市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32辆。到2013年4月底,数目增加至2563辆,其中公共领域2250辆,私人领域358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