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晶澳太阳能70%销售额来自光伏组件 出货量100%增长

添加时间:2012-12-24 10:36:3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第三季度华尔街季报会上,晶澳太阳能CEO方朋宣布公司销售金额超过70%来自光伏组件,为期3年的从全球领先太阳能光伏电池公司到组件制造公司的战略转型成功。过去3年,晶澳每年光伏组件出货量以100%速度增长,成为拥有2GW组件产能的国际一线组件生产厂商,在行业普遍开工不足情况下,晶澳第四季度组件产能尚不够。 
    当大部分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因不堪组件出货压力、价格倾轧、激烈竞争而选择向下“生长”,欲拓展或转型终端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以寻找新出路之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晶澳却实现了向光伏组件转型的三年目标,而这个转型计划始于2010年方朋博士加盟晶澳太阳能,成为晶澳太阳能首席执行官之后。2010年方朋加盟晶澳太阳能时,晶澳还是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生产销售的公司,电池产能与出货量已做到全球领先。以方朋为首的管理层提出要改变业务模式,由电池向组件转型,这对当时90%以上业绩来自电池销售的晶澳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转变与挑战;而另一方面,组件的竞争与日俱增。 
     业界著名理论告诉我们,大树底下不长草,很少有公司在一个领域做到领先,在另外一个领域又做到领先。此前,太阳能界也没有转型成功的企业先例。 
     刀刃上的转型突围 
     三年前,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公司Q-Cells管理层看到了电池产能的严重过剩趋势,做出转型决定。他们开始扩充产业链,一方面选择往成本低的地方走,在马来西亚开设工厂进行制造端生产;另一方面走到下游开发项目,并上了薄膜线,形成多处开花局面。然而转型到2012年上半年时,Q-Cells对外宣布破产,如今易手于韩华新能源。除此之外,业内还有一批太阳能光伏企业因转型不成功而相继宣布破产。“孙子兵法讲半渡而击,Q-Cells转型到一半遭到市场与竞争夹击,扩充的业务太多以致无法调整抵御,他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转型成功的基础需要非常集中的资源。很多公司没有意识到转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战略转型往往更是一件异常艰苦且被迫为之的事情。”在晶澳上海总部的CEO办公室,方朋博士向《PV-Tech PRO》谈起了晶澳这次转型。他表示,公司的战略转型是因时、因势而变,2010年晶澳虽然在电池方面做到领先,产品也在业内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口碑,但晶澳的业务营收模式并不稳定、浮动较大,同时面临客户消失的风险。 
  “当时我们有两个问题:其一,晶澳的客户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小型组件公司,数量很多,但相对而言他们的市场开发能力却不强,资金能力也不强,这对晶澳业务影响很大,造成晶澳的营收浮动也较大。另一个问题是现行客户群正在逐步消失:这些企业对抗风险能力不强,遇到危机很容易出现状况而最先退出市场。对于一家大型公司来说,如果开工率不能保证、盈利不能保证,公司营运会非常困难。同时电池的产能日益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下,晶澳转型迫在眉睫。”得到这个判断后,董事会提出战略转型的策略,希望通过向组件的转型,为晶澳带来更稳健的营运模式。 
     2010年年初晶澳太阳能组件产能不到50MW,组件销售几近为零;晶澳转型所做的第一步是将组件产能提升至500MW,此后组件产能每年以100%速度扩产。随着业务模式的转型晶澳对外输出产品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2011年组件总出货485MW,电池出货1.21GW;2012年前三个季度组件出货617MW,电池出货585MW。
  “除了制定战略转型计划,时机把握、团队管理与市场开拓也是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朋坦言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阻力,首当其冲是新业务带来的挑战,晶澳在电池领域已经积累了第一品牌,而组件需要从零做起。众所周知组件竞争是异常激烈的,特别是在组件产量规模小时,面对其他产能庞大的组件制造商,产品成本控制显得尤其困难。
  “要具备生存能力一定要跟上行业价格水平,短时间内将成本做到业内一流水平是非常大的挑战。现在是熊市,熊在后面追,熊总是先吃最后一个,你只要不走到最后一个就有生存机会,晶澳现在是走在前面的一个。”在方朋看来,晶澳之所以能追上目前的价格水平,一半归功于已有的业内品牌积累,一半来自管理团队雄厚的半导体经验及对行业的准确把握。除了外部因素,方朋提到转型还受到传统体制的挑战,内部的资源配置及对转型的认可都是转型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一定要达成共识。”方朋强调。 
 “以前晶澳的高效电池需要通过客户来实现,但客户群质量不一,生产出来的组件产品也存在差别,当某些组件厂无法达到高效时,首先质疑的是外购的电池片而不是生产工艺,我们对此需要做很多沟通协调工作。转型组件后,电池与组件结合可以有效证明产品优势,对电池销售反而起到积极作用。”晶澳一位销售人员告诉笔者,目前晶澳大部分电池供应其自身组件生产需求,在高效电池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组件转换效率也得到保证,成为业内效率最高的组件品牌之一。
      转型之前,晶澳主要市场在中国;转型之后,晶澳一步踏出国门走进国外市场,开展业务的策略也区别于一般组件商,晶澳选择先开拓高端市场,在进入不同国家后选择各市场中最大的企业及大的分销商展开业务。以日本为例,晶澳在日本的合作方为日本西控集团,西控集团是日本最大的居民光伏电站系统提供商,业务包括电站设计、建设、销售及维护。弘亚时代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以来晶澳出口到日本的组件产品量上升很快,赶超早前布局日本的天合、赛维、阿特斯,2月出货量排名跃居第二,截至目前晶澳在日本出货42.363MW。在欧洲、美国市场的开拓,晶澳也采取这一策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