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解决我国未来电力等能源发展问题要用系统性思维

添加时间:2016-07-26 16:40:54 来源: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讲话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近两年来在如何落实能源革命要求,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各方做了大量工作。我国经济和能源形势发展迅速,在经济新常态下,能源形势出现的变化进一步凸显了进行能源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能源形势的变化不适应,对一些变化是否反映了长期的趋势性看不清,或主观上希望这些变化仅仅是短期波动。对能源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紧迫性缺乏认识,政策调整不及时不到位。能源领域的一些矛盾进一步积累加深。我们亟需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快调整步伐,深入开展能源革命。

一、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

(一)能源进入低速增长期,传统能源产能明显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能源供给能力大幅度增加。消费总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但是这种扩张仍然属于传统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由于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逐渐走到了顶点,到了“十二五”后期,传统产能扩张发展模式的瓶颈进一步凸显。世界金融泡沫化过重,不能继续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国内工程建设投资规模越过高峰,房地产进入长期调整阶段,钢铁、建材、化工基础产品等高耗能原材料产业进入饱和期,相继出现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而能源需求增速的变化比于经济增速的变化更为明显。我国能源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2002到2012能源消费平均年增8%,主要依靠煤炭大幅增加。我国石油消费已经超过5.5亿吨,增量主要靠进口,进口依存度达到62%以上。“十二五”后期能源消费增速迅速下降,2014年能源消费增速下降到2.2%。2015年进一步降到0.9%。煤炭消费量连续两年下降,今年1~4月原煤产量继续同比下降6.8%。同期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下降10%以上,煤炭消费很可能已经越过峰值,进入下降调整期。

电力增速下降也明显超过预期,2015年电力消费量仅增 0.5%,作为长期推动电力快速增长的二产用电出现负增长(- 1.4%),其中占电力消费总量近60%的重工业用电负增长更为明显。今年一季度电力消费只增长3.2%,有分析认为,刨除闰月和冬春低温影响,可比增加约1.4%。4月份增速已经再次放缓。

预计“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低速,而且增速下降的幅度有可能超过以往的预期,年增速在1%~2%,甚至更低也是很有可能的。

我国长期以来能源发展以增加供应能力,满足消费为主要目标。如今已经出现常规能源大量过剩,优质低碳能源增长受阻的局面。我们需要抓住实现能源革命的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化发展。同时,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也应该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能源投资盲目性高,原有消费需求预期和投资决策明显脱离实际

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单位对今后能源需求增速预测的差别较大。基于历史弹性系数的预测结果,和各地出于争夺份额高报需求,推高了能源消费预测结果。为留有余地,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被确定为50亿吨标煤,相应的煤炭消费量比去年还有一些上升。但是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从各个主要用能终端产业发展需求预测,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很可能低于48亿吨标煤,有可能只在45~47亿吨之间,煤炭消费总量将保持继续下降趋势,难以反弹。“十三五”规划预计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5%、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也因此过于宽松,有可能起不到实际约束作用。高控制目标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在目前各地依靠投资保增速的情况下,会成为盲目投资的推动力;把不能超过的控制目标当作需要增加的产能目标,这就和设定总量和强度目标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由于对“十三五”期间和以后的能源消费预测不一致、对能源市场的变化反应过慢,官方和一些关键行业协调机构的预测值偏高。我国过去对能源各领域长期大量投资的惯性仍然在继续,一些主要领域投资过度的现象日益突出,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阻碍。

(三)电力行业投资的盲目性特别突出

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利用率持续下降,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已经明显偏低。但电力装机扩张不但没有得到调整,反而进一步加快。其中燃煤火电的扩张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非理性状态。

在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大幅度下降,火电发电量整体下降的同时,发电装机却迎来了新的“跃进”高潮。2015全年新增发电装机14332千瓦,其中火电7164 千瓦,均大大高于原来估计数量,而当年火电发电量不但没有增加,还同比下降了2.7%,也就是说这一年新增的火电装机基本上是完全多余的。全国6000千瓦以上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34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仅有4329小时,同比下降410小时,降幅比2014年同期继续扩大。

这种供需完全脱节的趋势还在加剧。2016年一季度新增发电装机2815万千瓦,为历年同期最高,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08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746万千瓦(含煤电1363万千瓦),又创近些年同期新高。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为14.9亿千瓦、同比增长11.7%,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2亿千瓦左右。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只增长1.8%;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886小时、同比又下降74小时。截至3月底全国6000 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0.1亿千瓦(其中煤电8.4亿千瓦),比上年3月底增长9.3%。而火电发电量继续负增长,一季度同比下降2.2%;设备利用小时1006小时(其中煤电1054小时),同比降低108小时,为近十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火电,特别是大型燃煤机组的投资评估发电时间都设定为5500小时。从现有火电利用率的实际情况看,即使电力消费增速保持在6%,中国若三年不建新火电项目都不会产生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而实际增长将低的多。

国家能源局已经要求停建、缓建、取消核准一批火电建设项目,但是各地已经核准,在建或待建的火电项目仍然有2亿千瓦以上,地方政府推着上项目的压力仍然很大,如何把火电建设的盲目性控制下来还缺乏具体操作手段。

(四)投资过度是造成我国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总体偏低的主要原因

我国煤炭行业在煤价高企的黄金十年期间,曾经是财大气粗,也出现过许多煤老板们炫富的故事。争夺煤炭资源,盲目扩大煤矿投资,有了资源就要投下游煤炭转换项目,一个项目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现在许多矿山和下游项目投资成为煤炭行业的沉重经济负担。不少煤炭企业不但没有留下积累,还负债累累。

电力行业投资过度的财务负担已经成为多数发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构成。许多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2%以上,投资效益明显下降,固定资产虽然不断上升,但是资产的收益率低。煤炭价格过去两年内下降了一半,发电成本应该大幅度下降,但这个效益基本被投资的财务负担和发电设备达不到设计利用小时所吞噬。如果没有煤炭价格的腰斩下降,我国的发电行业可能早就全面亏损大面积破产了。电网企业的投资也是输变电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许多利用率很低的大项目投资成本。从发电和输变电企业的资金利润率看,我国电价没有下降空间。

电力产能过剩,不但大幅度挤压了火电的资本收益,也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挤压。弃风弃水弃光数量不断上升,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对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发展的制约。由于上网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新能源的投资收益难以实现,极大地影响了新能源发展的投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降低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

投资过度,设备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实现不了投资收益,形成过高财务成本是我国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五)能源行业要认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能源行业整体面临去“三去一降一补”问题,但是传统的扩张和投资惯性,以及对市场供需形势的认识和预期误差,使能源界在承认自己出现全面的产能过剩方面反应甚慢。

煤炭行业是中央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国家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去产能目标。但一些地方政府还在要求能源企业上煤炭产能,并要求配套用煤相关项目,为煤炭过剩产能找出路。许多煤炭下游项目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不少已有项目已经出现严重的经济亏损问题。因此,需要认真抑制这方面的投资冲动。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和今后有可能较长时间保持低价位运行,已经对油气行业的上游投资形成巨大压力,有不少项目难以实现原有效益预期。石油炼化行业的设备利用率下降,炼化大宗产品产能过剩也日益明显,因此石化行业也需要控制过度投资,也有去杠杆的压力。

电力行业投资盲目性特别突出,特别是燃煤火电。电力行业需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阶段的主要任务。

(六)绿色发展要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北京2013年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89.5微克,经过近3年的治理,去年才下降到81微克。2017年目标是 60微克,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治理的进度。我国大气质量的新国标PM2.5是每立方米35微克,不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是难以达标的。

从国际到中国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控制实际看,能源结构的调整无论如何都是最重要因素。大幅度降低煤炭的消费量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措施。要尽可能将一般工业锅炉窑炉和民用散煤使用,尽快转变为天然气或其它清洁燃料。除严格限制煤化工排放总量以外,对燃煤机组排放也要严格控制排放总量。

在能源发展中必须考虑限制碳排放的现实问题。我国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而且越早越好。世界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进程正在加快,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能源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终端用能技术的低碳化也成为国际用能技术创新和竞争的主要领域。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把低碳化作为重要目标。大幅度降低煤炭比例不仅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需要,更是我国能源低碳化的长期需要。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调整的速度不是太快了,而是仍有加速的必要和可能。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非化石能源总体比例过低。改变以煤为主,实现多元化,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十三五”和今后能源发展的长期战略方向。能源结构调整要加大力度,“十三五”要争取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比例尽可能加快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源转换也需要加大力度。提高煤炭消费中发电比例,主要是降低非发电用煤,而不是盲目增加燃煤火电数量。截至2015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占比66%,全年火电电量占比73%。在电力消费增速较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有明确政策,使所有新增电力都依靠非化石能源提供,而且逐步替代燃煤发电,并尽快解决清洁电力上网受限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