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产生的尾气必须“飞”到该去的地方;多少资金投入才能让尾气“飞”到该到的地方;关于焚烧厂渗滤液的“流向不明”等三重隐痛,已经成为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掣肘。如若诸多隐痛如不能被重视并加以解决,足以成为其未来加速前进的牵绊。
三重隐痛阻力凸显 垃圾焚烧发电遭遇“牵绊”
住建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市范围内生活垃圾焚烧占比已达38.3%,其余城市生活垃圾以卫生填埋或其它形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生活垃圾焚烧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比重增长约2.5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伴随新增签约垃圾焚烧厂落地,生活垃圾焚烧比例将继续增长。
生活垃圾焚烧新增仍在持续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曾公开表示,“到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到5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进入运营时代的结论可能尚早,然而,伴随监管趋严,已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隐痛如不能被重视并加以解决,隐痛足以成为其未来加速前进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