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表示,政策的制定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各个企业乃至全行业的事,通过协会、学会发出行业内的结论、诉求和声音,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和政府进行沟通。
未来五年,面对补贴政策逐渐退坡直至消失的现实,以及失去补贴后新能源产业该如何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思考。5月31日,财新传媒旗下能源类自媒体无所不能携手能源基金会及青云创投联合举办以“电动汽车行业面临的创新环境与机遇”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政府的领导、整车企业、充电基础设施企业的高层,以及相关投资机构的专家,探讨当前局势下新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机遇。针对当前政策的制定以及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进行探讨。
各方对于政策的判断及希冀:
万邦新能源北京研究院院长郑春峰,从四个方面谈到政策对产业的影响:第一,政策的可持续性,从明年开始到2020年逐渐退坡,这对企业及产业来讲都是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第二,目前政策的刺激对于技术路线还是形成一定干扰,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不是一个健康的政策选择值得商榷。第三,目前的政策补贴情况可以看出是一个规模导向,以致于导致从企业到一些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产能有一种野蛮式扩张的支持政策。那么政策退坡之后,企业在技术积累不太深厚的情况下,能不能走的更长远,能不能保障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安全,也要打个问号。第四,在实际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力度,如何破解值得思考。
长城华冠董事会秘书王立新阐述了两方面对政策的期待:第一,国家的政策发力点还是要形成合力,不仅在补贴上提供支持,在其他方面也应提供一 些绿色通道,例如企业要做一个海外的技术并购,就可能需要外管局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企业要上市,就需要有证监会、新三板上有绿色通道。第二,在补贴方面,政府之前过多把补贴放到了成型产品的销售端,个人认为补贴要前提,一定要提前到研发端,因为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拥有这个行业的未来。
云度新能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葆旭东谈到:政府对企业的要求整体思路还是大而同,比如新的品牌或者新的企业真的希望拿到系统资质的,需要全部链条的东西必须齐备,比如四大工艺。其实,不同品牌目前进展的阶段不同,能否考虑把资源整合一下,减少一些重复建设、重复设计,这样可以把现有的已经建设,已经使用的资源重新调配,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普天新能源投资部总经理高攀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谈了对政策的看法:在基础设施领域,早几年国家没有相应的文件、政策标准、管理、定价要求,所以企业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帮着政府梳理这个标准。从2015年下半年,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文件是出了一系列,在很多目标上提得相当明确。但是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就是如何推动已经出台的标准落实,保证量和质的协同发张也是要体现政府智慧性的地方。
听了以上企业的交流,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表示,政策的制定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各个企业乃至全行业的事,通过协会、学会发出行业内的结论、诉求和声音,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和政府进行沟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闭门造车不会有好的政策出来,只有行业内集思广益、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机制,然后才能推动政策建立。该推动国家层面去跟国家层面进行沟通,该推动地方层面的,跟地方层面进行沟通,这样情况下,形成一个政策体系,而不是政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