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全面爆发,充电难已被业界公认为产业链中的最大短板。今年下半年以来,充电设施建设成为行业政策上最受关照的一环,而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落在了“适度超前、桩站先行”上。
12月15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将给充电基础设施予以财政补贴,政策红利再度提振了各路掘金资本的信心。
随着不断加码鼓励充电设施建设的文件落地,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从2015年开始,各路资本竞相涌入贵州,尽管在建设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各企业都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布局织网”,以期能在快速发展的充电桩行业里抢占先机。
势在必行
新能源汽车激增,充电基础设施却严重滞后,这一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制约瓶颈,却让资本从中看到了充电桩需求量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进军这一领域。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政策暖风频吹,一系列扶持政策逐步出台,促使2014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又显激增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2014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到了2015年,涨势依旧惊人。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18020辆,销售108654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7倍,到了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更是呈爆发式增长,截至年底,预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会突破30万辆。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飙升相对比,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充电设施不足,成为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老生常谈的话题。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部委11月17日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按照这一比例,充电桩数与电动汽车数的比例约为1:4。根据该指南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充电桩与新能源车辆的配比接近于1:1。
“这其中存在的距离就是企业的机会。”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陈开亮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充电设施必将成为市场“硬需求”,市场前景潜力无穷。
此外,频出的利好政策也让很多企业垂涎于这一刚刚起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