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结构优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关系能源结构高效转型,对于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5%左右的目标意义重大。同时,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顽疾也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高度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重点工作中提出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在能源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结构优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关系能源结构高效转型,对于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5%左右的目标意义重大。同时,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顽疾也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高度关注。
消纳形势严峻引关注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宁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消纳能力弱、电网建设滞后、外送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限电现象严重,其中甘肃省弃风、弃光率分别达到39%和31%,新能源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新疆弃风率已超过30%;而此前在新能源消纳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的宁夏,在2015年也遭遇了弃风、弃光的问题。
在稍早前召开的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十三五”期间,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面临更大压力。
根据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2015年光伏发电相关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其中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国家能源局2月发布的2015年风电产业发展情况显示,2015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28小时,风电弃风限电形势加剧,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其中弃风较重的地区是内蒙古、甘肃、新疆、吉林。
创新+把握节奏
针对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各资源大省都在努力探求破解之道。甘肃省发改委主任周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稳增风光,强化能源消纳,接下来甘肃将鼓励高载能企业、资源深加工企业与发电及其上下游企业通过多种联合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综合联动效益,提升省内电力消纳水平。
在就地消纳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3月5日下午在两会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则号召实现居民生活电气化,通过用电解决消纳,通过用电来发展经济。
“除了提升地区消纳水平,国家能源局进行多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比如在窝电问题最为严重的东北地区,采取三步走的措施,将东北的电送到华北,将东北的电送到河北,在东北地区架设一条到山东青州的±8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通过这些转接的方式、特高压输送的方式来缓解这些地区的弃风弃光问题。”努尔˙白克力告诉记者。
“我们迫切需要国家增加新能源外送,最好以新能源输出为主,其他电量作为调峰,这样不仅对宁夏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有帮助,同时也对内蒙、甘肃等周边地区新能源消纳起到很好的作用。”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八五说。
“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国家能源局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力度,特别是把握好节奏,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就地消纳能力,以及远距离输送通道的建设相匹配。”努尔˙白克力说。
在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看来,消纳问题并不难解,技术能否跟上很重要。他表示,“现有很多技术措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电力是生产、传输、供应、消费瞬时完成的动态过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发电侧、电网侧和供给侧的动态优化和协调把可再生能源很好地消纳,现在也正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则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他在今年两会的议案中提出要构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以有效降低可再生能源补贴强度,同时摆脱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有限、外送输电通道建设进度不可控等物理因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