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之际,充电设施也迎来投资热潮,目前总的充电桩公司数量超过300家。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累计建成充电桩2.1万根,其中,2015年新建的充电桩共有4000多根。随着2016年更多利好消息助推,预计2016年北京再增公共充电桩数量不低于5000根。
然而,大量资本地翻涌而入,使得本就在摸索前行的充电桩市场浮躁起来,一阵“跑马圈地”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充电桩市场乱象丛生该休矣
“充电桩找起来真麻烦。”这个问题着实让车主有些犯难。一位充电设施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几十家运营商都有各自的APP,但功能大同小异,信息也有局限。”对于绝大多数电动车主来说,为了查看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手机里都有不止一个充电桩查询软件。
事实上,由于缺乏合理的布局规划,不少已建好的公共充电桩成了“僵尸电桩”,很少被车主使用。北京市政协委员魏而巍曾在政协会上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对近几年充电桩实际使用效果的评估,在建桩位置、数量以及充电模式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费资源。
除了找桩,充电设施的后期管理同样是个难题。停车位被燃油车占用、停车费收费缺乏标准、公共充电桩不开放等问题,让不少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市民望而却步。
更让车主无奈的是“一车多卡”现象。当前,充电桩运营商们仍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车主手持一家充电卡无法在其他运营商的充电桩上使用。对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来说,的确有诸多尚需完善之处,但问题背后恰恰也蕴藏着机会。
公共平台千呼万唤始出来
1月18日,作为北京市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e充网正式在京启动。但凡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公用充电桩,都需接入e充网才能获得补贴,而且充电收费必须支持银联卡支付方式。
那么,这个“新上任”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到底是何来历呢?记者就此采访了e充网创始人王齐。
“早在2011年,e充网就已经在发改委牵头下,由科委立项了,2013年开始正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据王齐介绍,当时大家对新能源行业关注度没有现在这么高,市场的参与者也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多,e充网一直很少人知道。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正在改变,PC网站已经不合时宜。e充网开始在电网体系下,寻找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有优势技术积累的企业合作。
“在科委和发改委牵头,2015年我们对e充网做了全新升级。”除了App之外还打造了开放平台,把桩与用户连接进来,把桩的静态信息变成动态信息,可以让车主很快寻找到附近的桩,打通了无卡支付渠道,实现了多家运营商的互联互通。
王齐表示,“e充网将会与发改委、科委保持积极地沟通,讨论如何解决用户充电的困难,并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后形成产品的规划。”
据了解,e充网创始人王齐是腾讯的第12号员工,在腾讯工作了十四年,创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兼副秘书长。
“其实e充网也是我想做的公益事业的一个延续。”王齐表示,无论是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还是后来做腾米跑跑再到e充网,都是在坚持自己的公益梦想,与一批很好的小伙伴一起打造一些服务于社会,有公益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