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后,煤炭行业正期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获得新的动力。
国务院出台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纲领性意见中明确,力争用3到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明确了煤炭去产能目标,寄望能够拯救深陷泥沼的煤炭行业。
7省份压缩产能超3.6亿吨
从中央确定将设立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煤炭、钢铁去产能工作后,各地密集出台了去产能规划,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国家能源报道记者对已公布去产能目标的省市区进行了统计,截至目前,重庆、贵州、甘肃、山东、内蒙古、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公布了具体去产能目标,压缩煤炭产能分别为2000万吨、7000万吨、1000万吨、1000万吨、1.2亿吨、1亿吨、3000万吨。7省份合计压缩煤炭产能高达3.6亿吨,去产能力度远超预期。
在上述省市区中,山西、内蒙古还未出台去产能意见,但都对去产能目标予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包满达表示,3到5年时间将关闭280处年产60万吨的煤矿,大概1亿2000多万吨产能;山西省长李小鹏也公开表示,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削减煤炭产能1亿吨左右。
此外,河南近日也公布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解困的意见》,其中提出积极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但具体压缩煤炭产能的目标并未提及。据了解,河南省2015年煤炭产量在2亿吨左右。
对照煤炭产量来看,煤炭大省陕西尚未公布具体的去产能目标,而2015年陕西煤炭产量超过5亿吨。
在有具体压缩产能目标的7个省份中,山西和内蒙古去产能目标均超过了1亿吨。在陕西未公布具体目标的情形下,贵州的7000万吨成为煤炭去产能第三大省份。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15年贵州原煤产量为1.7亿吨,压缩7000万吨的产能占其原煤产量的41%,去产能力度居各省份之首。
在探究贵州煤炭去产能政策的过程中,国家能源报道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贵州在省内启动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提出2013年关闭煤矿25%、2014年关闭35%、2015年关闭40%。
或许正是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与贵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让贵州煤炭去产能力度如此之大。
7省份化解3.6亿吨煤炭产能,若再加上陕西的去产能目标,这将无限接近国家提出的“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的目标。至少从数字上来看,煤炭去产能的总量将很快达到国家的预期。
僵尸企业成众矢之的
对已出台去产能意见的省份梳理过程中,国家能源报道记者发现,各省份均重点提及要处置僵尸企业。
其中重庆提出,要去除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等无效资产,企业集团内部也要处置一批,兼并重组一批,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一批,破产关闭一批。
贵州的政策更为严厉,将逐步取消对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的财政补贴。金融政策上,对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解决困难。
甘肃出台的供给侧改革意见中,也明确要处置和关停一批没有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低效占用宝贵资源,特别是依靠财政“输血”、银行贷款存活的僵尸企业。
山东省经信委的消息也显示,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任务。率先从煤炭行业入手,推动一批无效产能退出市场,目前80%的僵尸企业已经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