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守志建议,大力推进黄河中上游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维护地区生态安全。
他表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部分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积成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土壤、地下水更是长期性污染,如果现在不重视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再治理,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的确,工业固废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十分惊人。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统计,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石灰岩质砂石料总消耗约6 亿吨,基本通过开山炸石取得,据估算炸药爆炸排放大气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约相当于746万辆小汽车的年排污量,超过北京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量。
也就是说,如果不重视工业固废处理,我国生态安全状况将岌岌可危;反之,如果将工业固废有效回收利用,不仅会开拓千亿元的环保市场,雾霾或许也不会频亮“红灯”。
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当前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目前,我国产生工业固废的产业,大多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发电、化工等重工业以及煤炭、矿产等采掘行业,主要的工业固废品种有尾矿、钢铁渣、有色冶炼渣、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等。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这些行业产能萎缩,固废的产生量会相对减少,但随着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十二五”初期,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的年综合利用量约1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43%,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值达到6000亿元。截止到2015年9月底,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已达12亿吨,其中尾矿利用产生量约11亿吨,利用量约2.2亿吨;钢铁渣产生量约3亿吨,利用量近2亿吨;煤矸石产生量约 5亿吨,利用量约3亿吨;粉煤灰产生量约5亿吨,利用量近4亿吨;工业副产石膏产生约1.5亿吨,利用量近1亿吨。其中,水泥、混凝土行业利用废渣量超过 9亿吨,同比增加10%以上,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已达到“十二五”初期的年总产值水平。
建材行业身边的“金矿”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副巡视员黄建忠此前曾表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我国工业固废用于建材生产原料超过15亿吨,其中工业固废用于水泥及相关制品超过5亿吨,用于商品混凝土超过6亿吨,总产值近5000亿元。
可见,对建材产业而言,固废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建材资源的“金矿”。
据统计,当前我国工业固废消纳利用的重点领域在建材行业,以水泥行业为例,当前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已达到25亿吨,以平均掺入20%的废渣作为混合材计算,年可消纳工业固废5亿吨。此外,很多新型墙体材料如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砌块、透水砖等的工业固废掺量已接近100%,工业固废已成为建材行业的一大材料来源。
因此,大力发展固废综合利用行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有效供应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我国从废钢渣中提取渣钢约500万吨,价值120亿元以上;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约占水泥总产量的30%,即2014年有7.5亿吨水泥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以混凝土搅拌站平均每吨混凝土需配掺0.3吨废渣计算,全国共使用 2.25亿吨废渣作为混凝土掺和料。而水泥行业年消纳固废达5亿吨,两项合计,我国混凝土行业和水泥行业2014年共利用废渣7.25亿吨,相当于节省了 7亿多吨的水泥,按每吨200元的保守价格计算,相当于产生1400亿元以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