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意见》着重指出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桩兼容问题长期掣肘行业的发展。由于汽车企业和充电设施企业对标准的理解不同,缺乏监测和认证机制造成了充电桩兼容难题。电网企业与汽车行业如何完成充电桩标准化建设问题不断发酵,也引来媒体的各种猜测、批评、甚至是指责。
什么是标准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如何影响产业发展?未来我们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如何推进等等,带着各种疑问,中电新闻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永东,为读者解开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背后的层层迷雾。
记者: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工作对于电动汽车产业、以及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怎样的作用?
刘永东: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体系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可以较好的指导标准化工作的展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发展,已经形成了充换电设施术语、动力电池箱、充电系统以及设备、充换电接口、换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站及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行、附加设备等八个部分共58项标准的充换电标准体系。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经颁布标准共31项,其中国家标准15项,能源行业标准16项,在制定的26项,在修订的7项。
记者:当前媒体比较关注的充电桩兼容问题,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问题出在哪里?
刘永东:当前充电桩不兼容问题的确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并且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并敦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充电桩的兼容的问题。
充电桩兼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问题,也有各方对标准解读不一样存在歧义,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情况。另外当地的环境以及各种工况也会影响到兼容性的问题。
充电接口以及通信标准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2011年就联合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充电接口以及通信协议标准。主要包括交流、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GB/T20234.1、20234.2和20234.3三项系列标准和直流充电通信协议《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T27930标准、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1标准等五项标准。
目前,我们正在展开五个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主要解决2011年版本标准实施以来遇到的技术问题,重点在细化技术指标、增强指标的兼容性、提高充电的安全性。目前五项标准分别通过了中电联和汽车研究中心组织的专家审查,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