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多晶硅价格疲软背后 保税业务成海外多晶硅闯关逃税通道

添加时间:2015-12-03 15:00:35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受到若干政策的鼓舞,以及每逢年底“抢装”的影响,近期,市场中的光伏组件愈发紧俏,甚至价格也出现了2%-3%的上浮。一位从事光伏电站EPC业务的商家向记者介绍,“一段时间以来,知名大厂基本都在满产满销。所以,现在想买组件还得求人”。

但蹊跷的是,这一发生在下游的状况却并未引发光伏原料端——多晶硅价格的波动,相反,在商务部“58号文件”已落实,以及下游需求高涨的双重拉动下,11月份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反倒出现了轻微下跌。

针对多晶硅价格疲软,与光伏组件紧俏形成的鲜明反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报告分析指出了一种可能:美国多晶硅通过中国台湾转口进入大陆的避税现象正日益猖獗。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自中国台湾进入大陆的多晶硅量达到1071吨,占当月总进口量的14.3%,且中国台湾已连续四个月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地区。而当月中国台湾从美国进口多晶硅量为1099吨。

“业界众所周知,中国台湾并不具有多晶硅产能。但海关数据中,中国台湾却成为了这些多晶硅的原产地。那么就基本可以确定,如果不是有人伪造了原产地证,便是有人将需要被征高额关税的美国硅料转口中国台湾,再加工成铸锭出口到了大陆,其目的在于避税。”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还对记者表示,“在10月份总计免税非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1841吨多晶硅(占当月总进口量的24.5%)中,有1708吨多晶硅以‘保税区仓储’的方式进关,而这需要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保税业务”成海外多晶硅又一逃税通道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504吨,环比回落了29.2%。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报告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58号文件”的落实。商务部于2014年8月14日发布的“58号文件”,决定从当年9月1日起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但事实上,在“58号文件”发布后的两周时间里,基层部门突击审批了总额逾10万吨的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备案,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份的进口额,一些合同期限甚至跨过2014年12月31日,最长签到了2015年的8月份。

也就是说,在突击审批的10万吨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申请陆续执行完毕后的2015年8月份,“58号文件”才真正发挥了效力。

除此以外,“10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大幅减少到3084吨,环比降幅37.5%”也是导致进口多晶硅总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业界推断,这与三季度韩国个别多晶硅企业停产检修有关。

实际上,“58号文件”并未彻底制止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多晶硅1841吨,占比为24.5%。其中,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335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10.9%;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19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41.1%;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246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50.7%,是10月份加工贸易占比最高的国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报告分析称,这主要是德国进口量在保税仓储存货的释放延后所致。

“10月份加工贸易量又有所回升,主要是由于8月31日之前未完成的手册订单经过特批的延期。”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10月份保税区仓储转口多晶硅量达到了1708吨。实际上,今年以来的这一科目项下进口量与以往比较都多了不少,这很不正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