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本轮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收官之年,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原定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岁末将至,各地也在加紧目标冲刺,业内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30万辆,50万辆目标依旧难以实现。
虽然充电设施建设不到位一直被认为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首要难题,但从全国的推广情况来看,地方补贴的存在,是许多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被激活的主要原因。
由于存在地方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退化为半封闭市场。大部分城市以此阻挠外地车企进入,甚至还有些城市尚未出全政策或并未公布。
11月18日,广州车展前一天,在全球新能源大会现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领导们纷纷对地方保护政策表达不满。
地方保护五花八门
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88个推广示范城市中,有一半城市已经出台了补贴政策,但这些政策却在貌似公平的环境下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门槛。
以知豆电动汽车公司为例,知豆目前能拿到地方补贴的城市有近30个, 2015年即将过去,仍有部分城市的补贴政策没有完全落地,这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非常不利。
知豆总裁鲍文光表示:“某城市提出补贴交换要求,知豆生产地所在的兰州市政府能够给某个企业保证销售多少量,才会给知豆相应的备案数量,也就是补贴名额。”
各个示范城市地方保护的措施五花八门。有些城市对车型设立不合理要求,如政府要求企业在当地设立生产或销售公司,比如厦门、深圳、西安等推广城市都要求外地企业必须在当地设立独资的汽车销售机构,还有的城市要求设立生产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城市提出拿投资换市场,以换取地方“国民待遇”。
有些地方政府不公布补贴的实施细则。对此,车企代表一致认为,由于许多城市并未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因此它们在很多城市拿不到地方补贴。
还有更苛刻的“超国标”要求。《2015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提出,“乘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10年或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质保期限”。这一标准被诸多企业认为是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