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品研发上,对纯电动车的研发过于集中,成功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并上市的,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成果寥寥,不见成熟车型上市,更不要说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既没有成熟的项目规划,更不见有成熟的产品发布。
零部件配套上,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仍在研发中,不见市场应用;电池生产,除了个别企业,都是靠进口。
服务设施上,逐渐升温的新能源车消费与依然冰冷的充电设施建设失衡;超前的新能源车消费意识与滞后的新能源服务功能失衡。
电动车火爆的非主观性及政策依赖,电动车充电设施的理想化规划和现实性需求远水不解近渴的矛盾和全国性普及电动车的艰难,使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烧火棍子一头热、一厢情愿的现实,让新能源车理想主义光环下出现了一层阴影。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新能源车型均衡布局、政策的时间延续和空间覆盖协调均衡、滞后的服务设计建设与超前的市场理念引导结束错位失衡状态,实现新能源短期开拓市场与长远技术储备的结合,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规避产业风险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新能源车研发到了需要均衡产品结构布局和零部件产业布局的时候了。再也不能一厢情愿地陶醉于“国内电动车与国际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电动车市场成倍增长”的理想主义光环中了。
2015年10月14日,丰田高调宣称到2050年将会停售纯汽油动力汽车,届时只会出售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但无意开发纯电动车。此后两周,丰田和中国合资生产的一款油耗(L/100km)只有4.2(相当于普通2.0L车型50%)的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高调上市。
显而易见,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的新能源经营策略发生了明显转向。丰田甚至不惜以开放5680项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利与世界车企共享为代价,换取氢燃料电池车在全球市场的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