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旨在弥补公共服务短板,促进扩内需惠民生。其间释放出一系列诸如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的新举措,将外界的目光重新锁定当前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一直头顶“政策推动下大踏步前进”光环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面临的充电瓶颈问题或将由此得到长效解决。对于刚刚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名誉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这无疑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又一项动力。对于新政将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相关采访。
充电难 电动车主:“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住在北京市东城区西水井胡同的市民王先生,日前刚中得新能源汽车购买指标。然而,尚未购车的他却为新车的充电问题头痛起来。9月25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其所住小区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区,没有地下停车位,地上停车也十分紧张,根本没有可能安装独立的充电桩,对他而言,只能寄希望于周边公共充电设施。
“当时决定购买电动车,一是看中了出门不限行,二是觉得省油。”王先生说,现实的窘境让他一度产生了放弃购买的念头,但后来事情还是有了转机,“我爱人的单位安装了供内部员工使用的充电桩,充值插卡充电,这才解决了买车没法充电的问题。”
相比于老旧小区,李先生居住在北京市五环外一个拥有地下车库的小区,且有独立车位,他早在2014年10月份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车主,“当时买电动车的人还很少,对于大家而言这还是新鲜事儿。”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其居住小区是首位电动车主,为此,配合物业、电力公司、汽车4S店跑了很久才得以顺利安装了固定充电桩,对于电动车,李先生最初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但使用一年来的直观感受还是值得肯定的,他说,首先不受尾号限行,方便了出行;其次就是确实节省成本,比起以前的汽油车年均成本减少约80%。
实际上,充电难正成为左右准新能源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在纯电动汽车逐步解决续航里程短问题的同时,确保充电设施同步跟进正客观成为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北京市某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负责人赵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对于私家车主的电动汽车而言,解决充电问题只能靠其小区固定充电桩,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建设类似电动出租车公司这般规模的充电站。
赵强说,充电站占地较大,且用电负荷较大,比如北京城区内很难找到适合的地方建设,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出租车主要布局郊区的原因之一。不难发现,客观事实也为政策加码布局小区充电桩埋下了伏笔。
新政“硬要求”明确布局充电桩
尽管推广新能源汽车面临诸多待解难题,但仍难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截至今年8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统计,涨势依旧惊人。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18020辆,销售108654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7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4727辆和68316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293辆和40338辆,同比增长2.1倍和2倍。
因此,综合现存充电难问题以及电动汽车快增的事实,积极布局充电设施建设显然应该成为政策的着力点。根据此次会议要求,未来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可以预见的是,这将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的增量需求,从而为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和壮大提供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