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智慧城市建设瓶颈亟待投融资体制变革

添加时间:2015-07-29 13:30:52 来源:人民政协报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一直以国家和政府推动为主,集中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资金也主要来自政府,或者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缺少市场力量的参与,特别是难以形成社会资本广泛进入的市场化推动模式。这就造成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一种单纯投入或缺少市场回报的投资行为,项目的长期运营缺乏可持续性。

       从2014年以来,国家政策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都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由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的目标。而进入2015年以来,不管是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跟地市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还是各地密集推出建设规划,都让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有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快速向二三线城市和区县蔓延,在我国地级市以上城市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已超过60%,呈遍地开花之势。

       在近日举办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高峰论坛”上,有业内专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应对下行压力和推进“互联网+”战略的突出亮点所在。

       不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各部门信息条块分割,使得信息无法联通,造成信息孤岛现象,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投融资方面难题也在日益凸显。在此次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都表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无成熟商业模式,资产难以评估,金融机构难介入;或者有机构有资金跟进,但地方政府缺乏顶层制度规划,也使得智慧城市效果不佳。

    “智慧城市建设要创新机制,市场主导,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至关重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发言中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和投融资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企业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激发社会活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

     “钦州市推出14个智慧城市项目,计划投资是22亿元。初步规划地方财政大概能拿出一到两亿,剩下的钱怎么办?”钦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马相聪在此次论坛上直言,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也是最难的问题。如果引入社会资本,政府需要做什么,怎么实现盈利,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一直以国家和政府推动为主,集中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资金也主要来自政府,或者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缺少市场力量的参与,特别是难以形成社会资本广泛进入的市场化推动模式。这就造成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一种单纯投入或缺少市场回报的投资行为,项目的长期运营缺乏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涉及城市运行,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安全保障、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咨询师徐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智慧城市项目很多涉及社会利益,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建设周期又往往比较长,短则几年,长则10-20年。

        她认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上都处于烧钱阶段,政府要取得回报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些可以完全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待项目建设完成到真正投入运营,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一些应用,如,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的智能化改造,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目的是实现对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这是属于城市管理者提供给普通市民的最基础的设施服务,是很难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来盈利的;一些基础数据库也很难通过商业运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产生的是社会效益。

       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以及对地方债管控的收紧,原来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不得不更多引入社会资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