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疯狂的新一轮围绕电动车整个产业链的投资开始了。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5年以来,已有方正电机、万马股份、比亚迪、上汽集团、大洋电机、多氟多等25家上市公司通过募集资金等各种形式扩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投资,这些投资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动力总成系统、租赁等领域,其中“供不应求”的动力电池和充换电设施,成为其投资的两大重点领域。2015年1至6月以来25家上市公司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的资金总规模已超534.35亿元。
有专家估计,如果加上这25家上市公司以外的热钱,整个行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包括动力电池的四大材料、电机、电控和整车。
201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终将受益。据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充电装备市场已然成为企业追捧的“香饽饽”。另外,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材料,也将迎来需求的大爆发。
在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有人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达到15万到20万辆之间。但是,在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火热投资的背后,是否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我们国家新能源车核心制造技术缺失的现实语境下,这样“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又有哪些?
中国电池网邀请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和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做客中国电池网,就当下“各路土豪狂砸电动车产业技术短板难掩未来困顿”这一话题进行了对话。
杨阳:各位嘉宾好。首先我们就新能源车整个产业链热闹的投资背后意味着什么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知道,从一开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尤其是在进入2013年下半年后,新能源车就成为投资的热点,不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实业企业的建设,都是热点频出。这样的投资热度让我们想起了光伏产业。我们新能源车的投资是不是也有点过猛或者有点虚火过望呢?会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呢?
吴辉:我们在调研一家企业的时候,这个国企的老总就十分担忧这种投资热背后我们的技术缺失或者叫缺位,以次充好或者说用3C电池或者其他小的锂电池,来代替动力电池的使用。这一现象已经露头,它给整个产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我们知道,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而民用电池的要求则比较偏低
墨柯:主持人收集的这25家上市公司投资情况,不外乎这两点:首先,原来的“外行”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第二,“内行”扩产或延伸产业链布局。总体上都是在讲故事,大都对所投项目缺乏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规划。
我们不具有核心技术,我们现在发展速度这样快,就导致以低质充好。
第三,世界巨头们的研发能力还有产业思想,已经昭示未来还是这些巨头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太重视投资的短期回报。现在投资这么热,本来有心踏踏实实搞技术攻关的企业,也会被这些资本所左右,要挣快钱。
这就是你说的,以次充好现象会大范围发生。
杨阳:我们国家动力电池这些年有了一些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那么,动力电池将如何发展?
吴辉:首先,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将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因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是必然的事情,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并购金额已经达到259亿元,预计2015年全年将超过5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锂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0Gwh,中国出货量占据一半以上,且目前的市场状况是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因此,预计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在接下来的几年成倍增长不是大问题。
其次,动力电池市场将逐渐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大大小小超过100家,但是真正能为主机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却十多家,而真正能配套国际品牌整车厂的企业几乎还没有。而以SDI、LGC、松下等为代表的日韩企业凭借技术优势率先攻入主流整车厂供应体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市场将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可以参考如今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竞争格局,未来真正的动力电池市场将集中在少数几家有实力的电池企业手中,大量企业将参照淘汰,但是产业整合的过程至少还需要5年以上,因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够他们折腾。
墨柯: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这几年来技术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许能够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量变引发质变”,但也有可能导致“拿来主义”再次盛行,毕竟,将国外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品“改头换貌”引进到中国市场就可以迅速获利,而自主开发是需要时间和高额投入的。
从传统汽车的发展史来看,在目前的状况下,“拿来主义”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取得成功。以启辰晨风为例,2014年09月,东风在北京上市销售启辰晨风,市场价定为26.78~28.18万元/辆,以1:6.2汇率计,入门版晨风的价格是4.32万美元,而同期入门版日产Leaf美国市场售价29,860美元,比晨风的价格低得多。东风只需简单过一道手,就能如此赚钱,它还有什么动力去开发电动汽车产品。
把国外成熟的电动汽车产品,拿过来改换成自主品牌就可以了,多么简单,又能马上赚钱。
这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像是一个孤岛,国外旺销的电动汽车产品基本上在中国市场不见踪影,而中国市场旺销的电动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至今还是零销量。
因为中国政府的保护,别人进不来。同时,因为中国产品的不足,进不去海外市场。
杨阳:我们知道,以纯电动车为主导的新能源车是以电池为核心的,没有好的电池就没有好的电池组,也不能造出好的新能源汽车来,那么,与国外的三元或者锰酸锂和多元等技术路线来讲,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短板在哪?
吴辉: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短板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
(1)前瞻性的技术研发积累缺失。目前,国内的电池企业最大的不超过100亿元,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集中在20亿元以下的量级。相比国外的竞争对手而言,其财力难以支撑前瞻性的基础性技术研发。另外,国内企业对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的研发集中在工艺层面,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技术产业化环节缺失,产学研体系不完善,缺乏公共的共性研发平台。因此,先进的电池技术基本都是由国外研发出来,国内时刻处于追赶的状态。
(2)国内电池工艺难以与国际大型企业媲美。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工艺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而中国整体工业经济的落后导致电池生产的工艺水平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即便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良好的工艺设备,国内也很难生产出高品质、高一致性的动力电池。
墨柯:在动力电池产品品质方面,松下等领先企业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达到了PPM级(百万分之一的误差率),中国可能没有一家能做到。
技术方面,人家开发能量密度更高的锰酸锂/三元材料路线已经很多年,收集了大量的实证试验数据;而我们企业使用三元电池,就像是一夜之间冒了出来。一夜之间,大家都有这个技术能力了。这就是浮躁的表现。
特斯拉和松下是最好的,电芯250Wh每公斤,电池组150Wh每公斤。
中国的电芯差不多也就120左右,电池组一般是80,而且这还是在安全部件尽可能减少的情况下。
通用是用LG化学的,聆风是用AESC的,他们的电芯大概150-160,电池组不超过90,这是在安全部件完备的情况下。
这些海外企业的电池组寿命,一般能做到5年/10万公里。中国政府虽然要求本国产品也要做到5年/10万公里,实际上我估计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
海外的5年/10万公里是指电池组剩余容量80%的情况下,中国是指70%。
杨阳:今年据说要生产15万到20万辆电动车,那么,这样飞速发展带来的思考是什么?
吴辉:不管是15万辆还是20万辆,要完成目标是很容易的,但是一定不要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更应该思考当时制定推广目标的初衷:
(1)关注市场结构。如果全部是地方政府强推,大部分不是市场化手段解决的,那么即便完成了20万辆,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推动效果也是微乎其微,而真正要看的是这20万辆的市场结构,有多少事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广出去的。
(2)关注产品类型。20万辆有多少是用来充数的,以2014年为例,虽然完成了近8万辆的产量,但是以众泰E20、吉利康迪等为代表的微型电动车合计销售了2万辆左右,占据了较大的产品份额。如果大量的低速电动车企业采取通过与传统整车厂合作获得生产资质,推出能获得补贴的车型而抢占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目标完成了,但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墨柯: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对电池的渴求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大量的动力电池次品将会充斥市场,未来两三年内可能会是电动汽车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
产品品质不够,技术不够,价格却和人家差不多。这种情况下,当三星和LG的汽车电池在中国量产的时候,就是国内电池企业的灾难。
这就是过度保护的结果。这几年在政府的保护伞下,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没有进步。
如果几年前就放开,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智能手机产业就是代表,政府没有保护,结果就是:一开始中国企业的表现很糟糕,几乎是全军覆没,但卧薪尝胆之后,这两年却高速崛起。
也正是因为政府没有保护,海外领先企业都可以平等地到中国来生产销售,中国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能够快速到外企去挖人。
闭门造车的结果是造不出车。开放的结果是我们能够迅速地学习和赶超。
就说准入制度吧,政府严格控制生产资质,结果就是导致东风这样的车企靠生产资质赚钱。
如果变事前准入管理为事后产品管理,就会好得多。谁都可以生产电动汽车,但是,拿到市场上的电动汽车产品一定要是类似leaf和volt这样的对得住消费者的产品。如果这么做,再加上一点,放开市场,让海外车企平等地进来。我相信,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结果不会比智能手机差。即便我们生产不出高端上档次的电动汽车产品,也能够拿下全球中低端电动汽车市场。
设置事前准入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就存在将权力变现的可能。而如果是事后产品管理,给政府相关部门带来的就只会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