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了我们生存的家园
谈梯次利用之前,有必要对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做个简短的回顾。
随着全球环境的加速恶化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可见的速度枯竭,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后工业化时代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这其中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最具代表性,参与主体涵盖了欧、美、日、中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市场,大家基本上是百花齐放,各展所长。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上,由于我们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领域缺乏足够的基础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积累,为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落后于人,考虑我国的电池企业在全球还有一席之地,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种较为激进的做法,即政府主导部门主要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为此制订了一系列国家层面的产业引导政策,这一做法曾经被戏称为“弯道超车”。
以下为我国中央政府近5年来所推出的一系列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不包含各地方政府单独制定的区域性政策:
2014年之前,各地方政府在电动汽车的推广方面,大多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大致有:产品不成熟;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商业模式不明朗;成本和售价高昂;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除了各地政府搞的一些示范工程外,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普及显得力不从心。我国政府2012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要求,到2015年实现累计销量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到2020年则要求实现200万辆生产能力和500万辆累计销量的产业目标。
得益于政府近十年不断加码的政策扶持,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各地方充电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国内一批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方面的持续努力,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在2014年迎来了“井喷”发展的一年。那些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精耕细作的企业,也终于挺过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在经历一系列的曲折之后,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意识到,纯电动汽车的推广还有很多当前无法克服的瓶颈,而原本不那么受“待见”的混合动力汽车,则成为当下能够有效衔接政府目标和社会需求的产品,所以市场出现了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齐头并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