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PPP布局加速 风险防控仍是银行最大顾虑

添加时间:2015-05-25 11:38:40 来源:金融时报

“按照依法合规、规范管理的原则,对于已签合同贷款额不能满足需要且适宜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在建项目,优先采取PPP模式。”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的意见》,就规范实施在建项目的增量融资再次明确提出支持PPP融资模式。

不过,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尽管近期政策扶持不断,银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但考虑到目前不良资产攀升的现状、PPP项目本身过长的参与周期,银行对于PPP项目的参与仍显得相对谨慎。

PPP政策“快马加鞭”

“中国为实现今年20%的基建投资增速,还需要通过PPP模式承接1.5万亿元至2万亿元的基建投资。”5月21日,瑞银发布报告称,预计决策层将扩大PPP模式的使用规模和适用范围。

实际上,自去年底以来,针对PPP的支持政策出台已经“快马加鞭”。继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的意见》之后,5月13日召开的最新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针对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广PPP进行了详细部署。

此外,财政部半个月内连续发文明确在水污染防治领域以及收费公路领域推进PPP模式。不仅如此,财政部还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推广PPP工作机制已经形成,相关操作指南也已出炉。当前财政部正致力于实现PPP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为有效解决PPP项目缺乏期限匹配、成本适用的金融支持问题,发改委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下发通知,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对PPP项目提供利率优惠,最长可达30年贷款期限等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据了解,我国的PPP项目主要依赖银行融资,并且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往往需要担保或者抵质押,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渠道不足,导致某些项目出现负债期限延长,有些甚至推高了地方政府的负债成本。但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银行支持PPP的投资机制或将更加明晰,届时,PPP融资渠道通畅的同时,银行布局PPP的进程或将加速推进。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地方融资平台被PPP取代将不可避免,对银行来说,PPP将来会成为银行和政府合作的纽带,并在未来5年内获得快速发展。

银行业“大动作”仍需时间

自去年政府开始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银行业闻风而动,但受操作模式复杂、谈判周期较长和缺乏可供借鉴的示范样本参考的影响,现在真正落地的项目仍然不够多,银行大举进军PPP仍在酝酿之中。

据了解,当前参与PPP项目的银行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积极布局。

今年3月,农业银行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信用业务的意见》,为系统内各级行开展PPP业务提供制度依据。据了解,农业银行将重点支持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网、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

近期,农行安徽分行对安徽池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项目的首笔贷款已发放完成,这标志着农行系统内首笔PPP项目银团贷款运作成功,农行探索金融服务PPP模式或将由此进入快车道。

自去年12月5日财政部公布首批示范项目的第二天,中信集团就成立了以中信银行、中信地产、中信建设、中信工程等10家子公司为成员的中信PPP联合体,并且中信银行已经拿到了财政部第一批推出的新建项目——贵阳南明河治理二期工程。

尽管银行看好PPP的发展空间,但积极并审慎地介入仍是目前各大银行共同采取的措施。瑞银报告指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公布的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但这些项目的签约率(政府与企业部门)只有10%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国家推广PPP业务的决心非常大,但银行要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由于PPP涉及复杂的操作流程,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也需要全面考虑。

风险仍是银行最大顾虑

尽管政府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但风险问题无疑是银行介入PPP项目首要考虑的因素。

从银行自身的资金结构来看,商业银行想要介入支持PPP,就必须考虑储蓄存款的平均期限问题。在宏观环境不变、经济基本形势不变、银根政策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用不断的短期流量资金来填补长期的投入,然而一旦银根收紧、存准率提升,银行风险就会暴露。因此,贷款投向数额大、回收期限长的PPP项目,与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存在着一定矛盾。

此外,过去融资主体一般为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国企,还款来源一般都有地方财政兜底,同时还有土地抵押担保。但现在PPP融资主体变成了新的项目公司,并且PPP参与的主体众多,内部成分复杂,项目的差异性很大,由此导致PPP项目还未形成有效的风控模式。而地方政府也不再以财政兜底,这对银行来说无疑也需要重新设计风险评估体系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不仅如此,对于还款,银行原先只需要评估政府的财政实力,而现在需要评估的是PPP项目运营方的专业能力,但项目实际开展之前,项目本身的运营能力很难评估,目前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另外,由于PPP项目周期较长,项目本身能否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设计完成施工进度,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能否按照项目规划的进度实现预期的盈利更是缺乏保障,这些都成为制约银行加速布局PPP的重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