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激发科技创新驱动力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添加时间:2015-05-07 11:34:48 来源:国家电网报

        今年是公司实现“十二五”目标的攻坚年,也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速的关键一年。近期,公司认真领会能源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内涵,印发了《2015年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稳步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结合公司科研项目和技术标准,精心组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一系列理念先进、涵盖领域广泛、高度智能、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项目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稳步推进实施 促进成果转化

       3月13日,由国调中心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参与实施的公司863计划课题“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项目“大电网运行状态感知、风险评估、故障诊断与调度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依据课题产生的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支撑平台、大电网故障诊断与智能告警、大范围节能优化调度等先进适用的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省级及以上调控中心,促进了国、网、省三级调度的一体化运作,实现了电网监测从稳态到动态、稳定分析从离线到在线、事故处置从分散到协同、优化调度从局部到全局的重大技术进步,推动了电网调度控制技术的升级换代。
       如果把电网比作一个人,那么调度系统就是这个人的大脑。随着各级电网建设接入规模和清洁能源消纳任务的不断加大,公司各级调度控制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迫切要求通过创新强化调控管理,提升调控技术支持能力。今年,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由国调中心组织开展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系统推广建设,完成36套地调系统升级改造,覆盖全部并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以及科研单位的全力参与下,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落地转化,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比调度系统,变电站就是将“大脑”的指令有效传导到智能电网各个肢体的“神经元”。2009年至今,公司已建成110千伏~750千伏各级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1500多座。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公司深度分析电网需求,从安全、可靠、经济、绿色、智能等多个视角,对智能变电站技术进行再创新。在国际上领先建立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协同合作企业,研制17类107个型号的智能设备,有力地支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更为突出的是,新型智能变电站首次建立了全站各专业系统共享网络和硬件资源的技术架构,实现了所有遵循接口规范的各类专业应用自主集成、自主扩展的目标,奠定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快速有序发展的基础。

     2013年年底,6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2014年又将这一成果扩大应用到50座变电站。今年,公司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变电站建设,由国网基建部牵头,计划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意见》还指出,由国网营销部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安装智能电能表6060万只,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

    精心组织建设 打造精品工程

     4月8日,作为公司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之一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又有新突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牵头实施的国家863计划“智能配用电园区技术集成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验收,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托一系列智能电网项目的有序开展,预计到2016年年底,天津电网将全方位达到世界一流电网水平。

       伴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变革,电网已从传统的电能输送基础设施逐渐转变成为各类能源转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台。智能电网正是汇集了电力发展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开放互动的综合性能源优化配置平台。2009年,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智能电网建设;随后的几年间,公司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设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能源对外依存度压力逐渐加大。特别是国家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智能电网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2014年年初,公司正式启动6类41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各种电源相互补偿调节,为社会和用电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并探索实践新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的核心目标和重要任务。


[1][2]